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汽车销售新法缘何屡遭“难产”?
李永钧
//www.workercn.cn2015-06-1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作为国内汽车流通领域的一项“基本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自出台以来,已经实施了十年。然而,面对行业发展的风起云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并没有做到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本来应该为行业“保驾护航”的政策,日渐成为横亘在汽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之路上的一个“拦路虎”,各方对新办法出台和实施的呼声越来越高。

  眼下,进入2015年已近半年,传闻将于年中实施的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至今仍未见影踪。出现这样的状况,虽然令人失望,却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这早已不是新《办法》第一次“爽约”。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即将修订的消息,但一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去年下半年,终于传来好消息:新《办法》有望在2015年1月实施。眼见得只差临门一脚,却又突然传来新《办法》再被搁置的消息。随后,业界又盛传新《办法》将在今年上半年出台,近日却突然传来消息,由于各方未就相关的条款达成一致,致使新《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再次遭遇“卡壳”。至于该项新政何时才能真正实施,至今尚是一个未知数。

  据了解,新《办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厂家和经销商一直存在的不平等关系,并剔除老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与《反垄断法》不一致的条款。取消在中国实施了十多年的汽车品牌授权销售制度,非授权销售方式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售后服务领域的多元化与开放式经营或将全面开启。

  然而,此前内部征求意见时,汽车生产企业与经销商意见分歧较大,是新《办法》难以出台的最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新《办法》的修订工作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包括各厂商、经销商,乃至8个政府部门、5个行业协会都牵涉其中。汽车品牌授权制度的合理性也一直存在质疑,而究竟授权该不该存在,应该如何授权又有意见分歧。甚至是否会允许经销商多品牌经营也有较大争议。代表整车厂利益与立场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人士表示,汽车产品特许经营是全世界的通行办法,改变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代表经销商利益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观点则相反。多个部门行业之间的协商,使得新《办法》到今年年中难见结果。

  很显然,经过各方多年博弈后,新《办法》的出台正在陷入一种尴尬的循环——越不修订,形势越复杂;形势越复杂,越难出台。尽快破除这种“尴尬的循环”,已经成为摆在相关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件大事。业内人士建议,主管部门需要拿出勇气和智慧,使政策的修订回归到促进行业发展的初衷上来;另一方面,更需要涉及到的汽车企业、经销商等多方,将各自的诉求放在台面之上,坦诚、公开地进行沟通,本着相互理解的原则最大可能地达成共识。

  从去年以来,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汽车经销商库存高企,资金压力大增,经营成本上升,价格倒挂效益严重下滑。经销商与生产(供应)企业矛盾不断激化。随着矛盾升级越来越严重,原有的办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的汽车市场,新《办法》出台已时不我待,迫在眉睫。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如果继续以“难”为理由推迟新《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将会影响到整个国内汽车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呼吁,应尽快出台新《办法》,有不完善之处可以进行后续修订。有些《办法》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