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文化点评
朝阳
//www.workercn.cn2015-02-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重返20岁》票房火热 老年题材电影不再冷门

  据新华社 老年题材影片《重返20岁》1月8日在全国上映后,到1月底票房已超过3.5亿元,影片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试图探索更有盈利能力的商业路线。

  这一票房数字,不仅超过同期上映的进口片《博物馆奇妙夜3》和《第七子:降魔之战》,影迷也在猫眼、格瓦拉等票务网站给出9.0分的高评价。

  电影出品方还在北京、武汉、成都三地邀请了800余名来自当地福利院和社区的老年人及子女,免费前往影院观看影片,为他们创造享受天伦之乐和放松休闲的机会。

  背景

  《重返20岁》由归亚蕾、杨子姗、陈柏霖等主演,讲述了70岁尖酸刻薄的老太太面对代际沟通障碍和社交壁垒,不可思议地变身为妙龄少女,以新身份回归日常生活,又为挽救孙子放弃青春与爱情的故事。

  声音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老年题材电影很难兼备文化关怀与盈利能力。目前老年题材电影相对小众,电影语言冷静克制,戏剧张力稍弱一筹。老年题材并不意味着沉闷、拖沓、单调,时尚元素同样可以融入影片,应该在探索中不断转型。

  点评

  《重返20岁》取得票房成功,有其自身的原因,其不同于以前老年电影的情节过于低沉,而是在较为轻松的气氛中推进剧情,适合不同年龄群体观众的口味,也适合家庭观看。

  老年题材原本是小众电影、冷门题材,但把握得当,也是能在兼顾人文关怀的同时,兼顾商业效益的。在笑声中,也是能“谈人生”的,或许效果比在泪水中讲更好。

  不过在影片热映背后,其实还有个问题,电影院已经离老年人越来越远了,是否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让电影院为老年人提供优惠价格,让更多老年人能重返影院,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

北京首家钱柜关门 KTV行业面临转型

  据北京青年报 本月1日,北京最早的一家钱柜KTV朝外店正式关闭,原因是“租约到期”,这是钱柜继关闭首体店、雍和宫店后再一次关店。京外也有多家钱柜在之前陆续关张。

  在最后一个营业日,许多“80后”特意来到这个曾经的“时尚圣地”,拍照留念。用他们的话来说,这里曾有青春的记忆,“我们的青春在这里结束了”。

  背景

  于2001年10月开张的钱柜KTV朝外店,曾经是钱柜在京的中心店,其模式也曾一度引领京城KTV界,并得到效仿。在鼎盛时,最高单日营业额可以达到75万元,是当时的地标性娱乐场所。

  声音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量贩式KTV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其几乎一成不变的模式对于如今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显然不够。现在年轻人有更多的娱乐消遣方式,如花在手机上、电脑前,KTV的经营创新不足,甚至有点老化,这些是钱柜等退出市场的根本原因。

  点评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KTV行业过得并不好。这里既有和其他企业相似的共性困难,例如房租、人力等成本增加,也有KTV行业面临的特殊问题,即当下年轻人有了更多娱乐方式,KTV不再是亲友聚会的唯一去处。另外,许多KTV建成已久,娱乐模式和相关服务单一化,歌曲老旧,都是无法再吸引到年轻人的原因所在。

  KTV市场是长期存在的,因为拿着麦克风唱歌,是无法在自己家中进行的。也就是说,KTV需要反思,自己为何失去了“90后”的市场。要知道,KTV最火的时期,80后正值青春年华,现今已到而立之年的“80后”,已经不再是KTV的主要客户人群。现在的KTV,要适应“90后”,甚至要准备适应未来“00后”的“口味”。

  要把“90后”和“00后”从手机前拉回到麦克风前,绝不是开几次低价团购就能做到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