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谈阔论:文学评论家的眼睛得聚光
龚明俊
//www.workercn.cn2015-02-0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作家余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国内评论家的评论并不关注,称西方媒体的书评和读者的口碑对作品销量影响最大,“在美国、德国,写书评和评论是两拨人,西方大学里的教授,一生熟悉的作家就一两个、两三个。我曾经问过中国的一个大学教授写过多少作家的作品,他说有70多个了。中国几乎没有一个评论家只关注一两个作家。”

  关注了七八十人,与关注一两个、两三个,即便不做深入的比较探讨,其评论质量的差异也可想而知。T.S.艾略特在谈文学批评的作用时指出,批评“应该永远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略言之,这一目的就是解释艺术作品和培养审美感”。对于“用情不专”的评论家来说,要评论那么多作家,怎么能够做到高品质的“解释”和有效的“培养”呢?

  文学评论的浮躁由此可见一斑。文学评论家们感叹我们缺少文学大师,没有多少能让评论家们兴奋的作家和作品,其实评论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与不聚光的评论有很大的关系。不聚光就达不到聚焦的效果,就难以穿透作家和作品的灵魂,体现出评论应有的准确、深入和真知灼见等特性。没有参透还说得头头是道,想告知读者自己领悟了作品“真谛”,但顶多是“掩耳盗铃”的自欺,毕竟这样的评论“解释”不了真正的内涵,也培养不出文学的“美感”,对作家和读者都是敷衍。如此,评论不过是虚假的繁荣,“一地鸡毛”而已。

  文学批评“市场化”,也是鲜有专一评论家出现的原因。时下,文学批评快成“文学捧论”了,它们不基于文学、文化或社会价值作出判断,而是基于圈子、利益或市场的需要。在如此语境下,任何“解释”都会变成千方百计的吹捧,那些文字上的“美感”便成了对文学应有内涵的歪曲和误导,利益主导下的评论是不可能出现“钟情”的评论,比如“红包批评”和“人情批评”,它们抢占了理性、独到评论的阵地。那么想读者埋单或作家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这也与中国的文学批评传统有关系。在文学批评史特别是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我们既缺乏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也缺乏“从一而终”的文学批评家。纵然是被后人称为批评大家的,也多是“万金油”式的人物。相比西方批评传统来说,这应当是先天性的不足,这可能给后来的文学批评带了个“坏头”,就是在引进西方文学批评的现当代,这惯性也没得到有效的改变。

  余华的观点并非单纯的一家之言,他点到了文学批评的痛处。无论历史因素还是现实问题,评论家们如果不改变现状,继续写“文学捧论”,或做“蜻蜓点水”的批评,或让思考服务于市场,恐怕还会继续丧失“集体自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