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文史哲:寻味德国式“敝帚自珍”
//www.workercn.cn2015-01-06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很多人津津乐道德国人的“特点”,诸如守时、整洁、古板等等,但在德国生活一段时间,就知道德国人过日子,也是“一种米养百样人”,许多“刻板印象”其实靠不住。

  不过,身为文化背景不同的外来者,和德国人交往多了,又确实会发现一些有趣而耐咂摸的细节,久而久之,还是不免私心里给他们总结出一点共性。例如,我认为,德国人特别珍视他们生活中那“一亩三分地”内的东西,用中国成语,可叫作善于“敝帚自珍”。

  最近一次有此感触,是圣诞假期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在一次采访中认识了这位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舍福尔德,而熟悉起来却是因他主动带我去参观法兰克福的歌德故居。作为经济理论史专家,他对歌德家中艺术藏品、家居装饰、逸闻趣事如数家珍,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实在让我称奇,直到去了他家,才有了答案。

  老教授住在城中一套老式公寓里,室内装潢颇有歌德故居遗风,最令人震撼的是藏书之多,在书房、走廊、起居室、卧室,只要有空出的墙面,全都打上了直至天花板的书柜,满满当当,让人叹为观止。我观摩了一番,发现除了经济学、文学、哲学类书籍和工具书外,还有大量法兰克福当地风俗、历史、人文丛书,一套《法兰克福城市商贸史》就占满了一格书柜,一些相关展览的材料也被他用心标记留存,难怪他对18世纪歌德青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如此熟稔。

  除了藏书,舍福尔德家还是个小型博物馆:一个青绿色铜质人头像摆放在客厅显要位置,这曾是他故乡一口老井边的装饰,四十年前被拆除时被他家花钱买下保存起来;客厅墙壁正中挂着一大幅修道士画像,出自他夫人家乡图林根地区18世纪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其他一些版画、雕塑,也是他夫妇两家人收集的当地艺术家之作;另外,教授的父亲是位考古学家,因此他还特意淘来一套实木陈列柜,摆放父亲留下的零星石头器皿。林林总总,着实精致耐看。

  欣赏的过程中我忍不住问,为何会这么青睐本土艺术家的作品?我内心猜测,或许因财力不足只好退而求其次?舍福尔德教授却很平淡地回答:“这些作品很美,不是吗?如果连了解他们的人都不去欣赏,还会有谁记得他们呢?”

  听到这话,我才豁然明白为什么他得知我没去过歌德故居后会自告奋勇当导游,而且每年还给歌德故居捐赠一笔不小的维护费用,为什么他要定期邀请学生来家中一起读诗、给他们讲讲城市历史。对他而言,这首先是乐趣,但可能更多是种责任。

  慢慢地,我又想起许多与舍福尔德教授有相似心意的朋友。在圣诞节前,我收到另一位退休老教授的新书,介绍他家乡埃森市一百年来居民互助共建住房的传统与沿革;七十多岁的“老”朋友卢茨,退休前是商人,现也开始著书立说。他出生于原东普鲁士地区,二战前当地居民被俄罗斯人驱逐而四处流散,现在,他联系到已过耄耋之年的儿时邻居们,誓将这一段很多德国人都并不清楚的历史亲历记录下来。另外,每逢朋友初次造访,卢茨都特别热心地带他们去附近奥登瓦尔德森林中参观一段不过三五米长的古罗马长城遗址——二战后,这段墙曾被拆毁,是卢茨与他的朋友们费心费力,搜罗来原来的墙砖将其重建。这些事带不来名与利,他们真正的动力源于“敝帚自珍”——自己所了解、经历、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发掘、保护,那还会有谁去做呢?

  往深处想想,更觉得德国风气如此。不仅个人珍视属于他们的经历与文化,城市亦然。德国以小城为主,大部分都不出名,但我所到过的城市中,总会有一处或多处精心维护的博物馆,记录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文。仅在法兰克福周边,葡萄酒小城吕德斯海姆有德国第一座机械乐器博物馆、一座中世纪酷刑博物馆,昔日出产宝石的小城埃德斯坦也专有博物馆陈列各类奇妙的矿石,尽管有些热闹有些寂寞,都不妨碍它们为当地人保留一份独有的记忆与味道。

  人们常说德国人热爱文化,不如追问这份热爱从何而来。文化的要义,一在潜移默化,二在传承,前者需要审美、感悟与乐趣,后者需要责任与行动。德国式的“敝帚自珍”,从热爱身边的文化做起,仅这一点就值得中国人好好学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