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伍 溟:谁让抄袭者底气十足
//www.workercn.cn2015-07-14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再牛的学者,或许也牛不过刘钢。这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发在网上的一篇大作,日前被曝通篇盗用他人。不曾想,被抄袭者条分缕析的质证,换来的竟是刘研究员的反诘:“我承认那篇文章就是剽窃了,又当如何?”而针对网友就此提出的批评,刘本人更是针锋相对。

  刘研究员的口才当然是一流的。但若只有这一流的口才,还不足以撑起其十足的底气——哪个学者不知自己“信誉如金”,怎么会愿意拿学术声誉和前途去博一点口舌之快?何况在社交网络时代,公众人物的言行稍有不妥,都可能成倍放大负面效应。以刘研究员的学识,这些道理显然都懂。既然如此,还能“语不惊人死不休”,恐怕就要去背后找原因。

  刘钢的抄袭,已有确凿的论证,其本人也已坦承。要命就要命在,抄袭者并不把抄袭视作不可宽恕的错误,也不曾把“原创”视作治学作文的底线。在圈外人的暴怒面前,圈内的刘研究员完全不担心抄袭的后果,因为,抄袭很可能没有“后果”。

  不久前,一位旅美韩国科研人员因伪造实验数据,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刑57个月、3年监外监视,并处72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消息传到国内颇让人唏嘘——近年频现于我们身边的学术不端乃至学术造假事件,不说法律制裁,有几个当事人受过哪怕行政层面的严格处分呢?

  在我们的学术界,“抄来抄去”甚至成了一种风气。据调查,中国买卖论文等造假行为的市场,2009年就已估值达近10亿元;一篇发表于1997年的论文,甚至有过10余年间辗转遭16个单位25人抄袭的“传奇”经历。同抄袭行为获取的直接利益相比,这些抄袭者受到的惩戒何止“轻描淡写”——许多人抄过之后蛰伏一阵,不是照样活跃于学术圈内么?更有些人在“圈内”的地位,甚至还“不降反升”了呢。

  严肃的学术尚且如此,刘研究员这篇发表于网络的“非学术”文章,自然更能为所欲为了。对知识产权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制约,是互联网时代之觞。版权保护制度和意识方面的漏洞,让不少人得过大便宜。这方面,刘研究员不是第一个,甚至也不是获利最多的那一个。对这样的漏洞,急需加以反思和修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