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毛建国:申遗成功别只听一声响
//www.workercn.cn2015-07-07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申遗成功犹如天地一声巨响,确实提高了知名度和关注度,但由于文化遗产情况不同,开发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关注效应未必能换来金山银山

  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此次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湖南、贵州两省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使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7月5日《京华时报》)。

  几乎每一次申遗成功,都会有声音质疑:申遗到底是为了开发还是为了保护?申遗到底是开发的新机遇还是保护的新起点?这里对应的是,文化遗产在开发中逐渐失去了“文化范儿”,甚至在过度开发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样的担心,有时只是书生意气。揆诸现实,虽然很多地方都喊出申遗是为了保护,申遗成功是一个逗号而不是句号,但在现实中,能看到只保护不开发的文化遗产吗?不客气地说,如果一些文化遗产不具有开发价值,早就倒在推土机下面,更别说什么申遗。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对文化遗产的态度上,还是要从理想走向现实,不仅要看到开发和保护并不矛盾,而且要看到开发有时是保护的前提,竭力在开发和保护中找到平衡点吧。

  只是,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就一定能实现预期回报吗?现行的多数世界遗产,确实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但从时序上讲,旅游价值并不始自申遗成功,而是早就有之。拿故宫、黄山等世遗来说,这些本身就是热门景点,申遗成功只是锦上添花,即便当初不申遗或者没有申遗成功,景区也一样会赚得眉开眼笑。但近年来申请的世界遗产不同,特别是从申报趋向上看,很多申报成功的遗产,并非热门景区,而且一些遗产真要圈起来收钱,还得需要庞大的投入。

  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非简单的对等关系,从经济上讲“民族的未必就是世界的”,一项文化遗产,并不是说有文化大意义就一定有经济大成功。如果不是申遗,一些文化遗产听都没听过,更别提有人问津,可申遗成功了,亮闪闪的知名度也未必换回白花花的银子。“土司遗址”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三部分构成,申遗成功后,都能迅速迎来游客如潮、收回申遗投入、实现经济预期吗?如果不能实现,会不会影响后续保护?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申明,“国家文物局一再向计划申遗的中国地方政府明确,通过申遗立刻吸引大批游客并不现实,而且申遗理念一定要正确”。这句话恐非无的放矢,特别是“通过申遗立刻吸引大批游客不现实”的提醒,更有着现实针对性。“土司遗址”走的是联合性申遗的路子,去年的中国大运河也是如此。不妨考察一下,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为沿线城市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大运河的后期保护和开发计划,有没有如期启动和完成?

  申遗成功犹如天地一声巨响,确实提高了知名度和关注度,但由于文化遗产情况不同,开发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关注效应未必能换来金山银山。别指望申遗成功立刻游客如潮,这个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人们担心的,土司遗址申遗成功别只听一声响,别因为开发目标一时没达到,而影响对遗产的持续保护。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