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易 晖:走出建筑崇洋误区
//www.workercn.cn2015-01-12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在东南大学就中国当代建筑现状发表意见,认为一些城市的建筑崇洋媚外,价值判断失衡。

  程院士所言极是。其实,不仅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导致“千城一面”,就连广大农村地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笔者近期乘“绿皮火车”到山东旅游,途经诸多省份。在云南、贵州境内的农村尚能看到不少传统民居,特别是贵州镇远古镇,一眼看去全是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传统建筑。然而越往北走,铁路沿线的乡村建筑越来越洋气。过去常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但眼前的“新农村”竟然跟欧洲发达国家的农村十分相似了。在为全面小康和城乡差别缩小叫好之余,有必要正视城乡建筑盲目“西化”、丢弃传统、缺少特色的现象。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尽管传统的土木建筑已不能大量复制,但在建筑中尽量将现代科技和民族文化融合完全可行而且很有必要。比如北京的香山饭店吸收了中国园林建筑特点,上海的金茂大厦提炼出中国古塔的造型,一些少数民族新住宅区保留了当地传统民居特色,这些创意充满中国文化自信,并带动城乡旅游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应该坚持用扬弃的精神来辩证看待,善于汲取精华、传承价值,方能取长补短、彰显特色。好在有的地区已在悄然纠偏,比如在江西省和安徽省,常见有的农家洋楼屋脊上有“二龙戏珠”瓦当,即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有的宝珠还设计成熊熊燃烧状。据说“二龙戏珠”有两种象征意义,可以解释为作为父母的“二龙”共同呵护着他们的“掌上明珠”,又可以解释为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或共御自然灾害。既让建筑满足现代舒适的需求,又能体现传统文化内蕴,“二龙戏珠”可谓民间智慧之一。走出建筑盲目崇洋误区,肯定还有许多好办法待探索,以校正失衡的价值判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