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徐瑞哲:“坏成果”,得了奖也走不远
//www.workercn.cn2015-02-13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最近举办的一场上海科协大讲坛上,中外院士专家就LED展开对话。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科学家们。有人说,LED拿到诺奖,可谓是最年轻的一个诺奖,因为它从实验室到商品化的过程极短,不像其他诺奖那样要经历几十年的考验。

  也正是因此,“LED诺奖”被人质疑过,但仍得到绝大多数学者支持——尽管诺奖也曾发错人,但这一次应该是对的。判断的标准可以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标准值得国内科研界重视,那就是科学发明的出发点和应用场。

  事实上,不少发明成果都曾风光一时,甚至包括一些后来被公认的“坏成果”。比如“瘦肉精”得奖不计其数,别名三聚氰胺的“蛋白精”也是一次又一次获奖。但它们即使拥有科技大奖,也走不太远,就如体育比赛中吃了兴奋剂的运动员。

  兴奋剂的出发点也许是防病祛疾,但多数是为了功名利禄;而兴奋剂的应用场,如果不用于正常治疗,那必定是偏离跑道。科学研究的“兴奋剂”也是如此,从瘦肉精到蛋白精,科研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而且被用错了地方。成得了一时,成不了一世,最终永远无法再出现在任何领奖台上。

  因此,研究人员在强化知识能力的同时,必不可少地还应加强人文情怀和精神素养,不能在漫漫发明之路的起点上就价值观失范。而后,在发明转为应用的过程中,还需不断研究随之新生的问题,确保其整个生命周期得到完善。

  仍以LED为例,它至今还面临一些未经证实的“小问题”,比如LED光源的“蓝光溢出”效应会不会有损视力?哪怕仅有一点点争议,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将不断检测和制定相关标准,高度重视并保障安全。因为,造福人类才能造就伟大,这是一项诺奖级“好成果”的永恒标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