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兵 临:如何保障警察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www.workercn.cn2015-07-03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用辩证地眼光看,期待警察规范而有效的执法,离不开对警察职业另一面的观察:生活的不规律、工作的超负荷、来自社会阴暗面造成的心理压力。

  1日,“林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长自缢身亡”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经证实,逝者系河南林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李云林。经现场勘验和调查,其自缢身亡系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所致。

  虽然事件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其中反射出的话题值得探讨:看似铁汉的人民警察,其实也有脆弱柔软的一面,忽视制服包裹下的心理健康,或将影响社会的公共安全质量。

  从世界范围看,警察自杀都是个普遍性问题。据称,比利时从事警察行业的自杀人数是其他行业的两倍;美国的警察自杀率远高于警察被谋害率。这些年,我国警察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引起公安部门对警察心理健康的关注。但总体而言,这种关注仍局限于职业内部,未被作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纳入公共议题。

  和平时期,警察职业具有其他职业所难以比拟的特殊性。例如,中国的警察缺乏清晰的职能范围,一句“有困难找警察”让人见证了这一执法群体的无所不能;警察不单肩负治安和打击犯罪的诸多重任,还面临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冲突,感知、体验着来自各个角落的负面情绪和阴暗面。

  宽泛的职能和繁杂的工作,令警察在工作中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反过来这种过度介入社会的权力,也遭受社会越来越广泛的监督和批评,这无疑对警察形成一种重压,迫使在公安体系内部层层强化形象维护,基层警察在繁重的工作之外,不得不时时小心翼翼。同时,社会上要求依法执法的诉求越来越强,而关注制服下面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心理需求却并不多。

  在公共讨论的平台上,诸如警察暴力执法、钓鱼执法更能引起民众的情绪反应,也具有更直接的公共价值,但这并不与关注警察的健康状态相矛盾。用辩证的眼光看,期待警察规范而有效地执法,离不开对警察职业另一面的观察:生活的不规律、工作的超负荷、来自社会阴暗面造成的心理压力。倘若不以柔软之心对待警察“弱”的一面,公众也终难获得强有力的保护。

  因此,建设优良的执法力量,必须保障警察成为“内心强大的人”。这不仅需要心理技术上的支持,更需要从立法上科学界定警察的职能范围,从制度机制上完善警察的职业保障。工作是稳固而有序的,保障是安定而可预期的,内心才能平稳,心理方得健康,警力始能坚强有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