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杨 骏:互联网安全 共治方是正道
//www.workercn.cn2015-02-11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杨骏)2月10日将是又一个“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自46年前互联网在美国创立、20多年前开始走向大众,“安全”一直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网民的期盼,也是越发依赖互联网的各国的追求。

  互联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同时互联网发展也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如何建设安全、有序的互联网,不少国家都在寻求良方。而值得注意的是,却有国家逆“共治”的潮流而动,图谋一家主导、一国独大,一味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在媒体报道中,人们经常性地听到从地球某处释放出的“黑客来袭”消息。比如,过去两个月里,相关新闻不断:“美国声称索尼影像被朝鲜黑客攻击”“美国声称中国黑客窃取隐形战斗机机密”“美国新安全战略声称受到网络黑客威胁”……

  互联网从美国起源,全球互联网核心基础设施大多在美国,各种核心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是美国企业,美国还有最大的网络情报机构、全球首支大规模成建制的“网军”以及“网络司令部”。

  明明是唯一制定网络进攻战略的国家,明明是公认的黑客大本营,却将自己描绘成“黑客事件”的受害者,似乎它才是受到互联网安全威胁的最大“苦主”。

  其实,扮演“苦主”,里面是有“甜头”的:拿“外国黑客”说事,个别政客和党派可以增加政治资本,情报机构和军方可以获得新的授权或预算,相关承包商可以获得各类订单——这犹如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曾在《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一书中指出,一场信息革命正在改变世界政治,处于信息技术领先地位的国家可攫取更大的权力,相应的,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则会失去很多权力。

  那么顺着这个思路,美国多年来声称“网络自由”、提倡打破一切网络疆界的主张,便是意在消解其他国家管理网络的权力,将互联网空间变成自己规则指导的“内网”。

  网民人数只占全球总数十分之一不到的国家,总想决定全球几十亿网民的思考和行为,总想时刻窥探别人的隐私,打探别家的动向。结果是,当任由一个国家掌控互联网时,出现了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虚拟的社交网络被利用,成为蛊惑人心乃至破坏其他国家稳定的工具;隐私和财产受到威胁的国家、企业或个人,都充满了不安。

  由斯诺登引爆的“棱镜门”更让世人眼界大开:总是声称自己被“外国黑客”威胁的美国,原来才是时刻盯着你的“老大哥”。

  作为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曾引领了全球互联网创新与创业浪潮,但随着互联网具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属性,创建者也并不意味着拥有永久的控制权。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恰恰认为自身有这一权力,并不断付诸行动。

  过去两年,随着“棱镜门”等事件曝光,越来越多的国家尝试从更广阔的视野,思考互联网治理问题:因为“棱镜门”事件,德国总理默克尔提议并与法国探讨,在欧盟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通信网络,避免欧盟各国之间的数据通信“绕道”美国;巴西也宣布构建自己的海底通信电缆,直接与欧洲相连,避免数据遭美国截取;日本、俄罗斯和印度也一直在为强化互联网安全而积极行动……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人类治理所面临的全新挑战。网络空间的高度复杂性、相关利益方的高度多元化,注定了单极思维行不通。由一个国家做“控制者”,以伪善的理由借互联网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则会带来更大危害。

  互联网把全世界带向“互联互通”,因而也必须“共享共治”,并为此制定规则。特别是不同的国家管理网络空间的权力,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它们为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所实行的公共政策,理应得到尊重。网络行为规则,必然要相关国家在平等基础上协商。唯有如此,网络的共同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