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陶 舜:北京环保局报告引发担忧也是民意
//www.workercn.cn2014-12-1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单双号限行对“APEC蓝”的贡献,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些特殊时期“特事特办”的公共政策,未必适合草率地“常态化”

  北京市环保局日前发布的APEC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结果显示,APEC期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各类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削减50%左右。北京市环保局称,包括单双号限行在内的机动车管控减排措施,对“APEC蓝”的贡献率最大。联想到北京市领导此前透露“将论证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常态化的意见”,很多人都担心环保局的表态传递了某种“危险”信号。

  民众的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是否将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是攸关日常交通出行的大事。我们当然希望APEC蓝保持下去,北京市也承诺在2017年实现空气治理目标。有目标有时间表是好事,问题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和程序要科学,合乎民意。

  从媒体报道来看,北京市环保局不仅公布了一批较为详细的空气数据,还做了很多数据分析,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毕竟,科学准确的数据对公共决策有积极意义,希望这样的数据公开以后能成为常态。但是,我们目前还只看到了环保局一家的数据,而且与公众的感知还有一些差别,鉴于以前也出现过那种不同部门的数据“打架”的情况,如果仅以环保局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恐怕还不够科学。

  比如,北京市环保局的报告中提到,“北京市减排措施对PM2.5浓度削减的贡献为19.8微克/立方米左右,区域污染传输减少贡献6.8微克/立方米左右。”有些人认为,这组数据就比较可疑。首先,人们很好奇它是如何被计算出来的?其次,如果京津冀等地在APEC期间做了那么多关停污染工厂、限行等“牺牲”,对空气质量的贡献只有北京自身努力的1/3,那么,雾霾需要联防联治的整体思路,恐怕在逻辑上就很难成立——但大家知道,联防联治目前来看仍是治理雾霾的根本之策。

  数据是对现实的一种描述和解释,特别是环境数据,关系到多个政府部门,因此可能有多种版本。比如,北京市气象局这样的相关部门,其实也应该积极地进行数据公开,以便相互对照,进而更好地促进科学决策。有关部门在做公共决策时,不能只挑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刻意回避那些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的数据。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单双号限行对“APEC蓝”的贡献,不应孤立地看待,不能只看到其积极影响,而忽略它可能给百姓带来的不便。目前,北京市实施尾号限行政策,使得有车一族每周有一天不能开车,本身就存在一些争议;如果将APEC期间临时实施的单双号限行政策常态化,意味着以后每两天就有一天不能开车,恐怕会招致更多意见。如今相关部门将“APEC蓝”主要归功于单双号限行,就已经在社会上引起担忧,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公众对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态度。

  事实上,一些特殊时期“特事特办”的公共政策,未必适合草率地“常态化”。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顾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经过提出方案、专家论证和公共讨论等程序。如果只看到一项政策在治理雾霾方面的成效,看不到它对经济、生活各领域的负面作用,最终在执行时势必遭遇很大的阻力——决策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有些政策百姓能“忍”一周,不意味着他们能长期“忍”下去。

  当然,截至目前,相关职能部门暂时还未明确表示将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民众的担心可能有些过虑。但是,决策者对于公众的“过虑”也不可不察,因为这实质上也是一种民意。

  此前,北京市环保局曾明确表示,“单双号限行属于临时性措施,不会常态化”,北京市相关领导也表示“论证单双号限行是否要常态化,不意味着北京就要这么实施”。是否“常态化”,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读懂民众关切,只有真正地广纳民意、周密论证、科学决策,才既有利于尽快实现“蓝天常驻”,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和和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