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知 风:“来日方长”为何变得“只可意会”?
//www.workercn.cn2015-09-04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开学季来临,虽然有关部门严令禁止老师收受红包,但还是有部分家长为此动起脑筋。近日,上海西区一名家长送老师红包被拒后,老师的一句“来日方长”,让该家长陷入极度焦虑中。她绞尽脑汁地想“来日方长”的含义,并在朋友圈里求大家帮忙解读这句话。(9月3日《新闻晨报》)

  有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指有些事只能用心去揣摩领悟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其中的奥妙及提供意会的空间,是由于没有把话说出来。那么,一句已经说出来的,有着明确含义的话,就无需意会,只要直接理解就可以了。然而,汉语的博大精深,往往使一句简简单单的话意味深长,特别是成语,还真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直译。比如,让学生家长绞尽脑汁的“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是这样定义的:未来的日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那么问题来了,当“来日方长”出现在老师拒收学生家长红包的说辞中时,也可解释为一种“将来有的是机会”的暗示。其实,这位学生家长正是在老师的“来日方长”中,意会出“让我以后再找机会单独送上礼物,还是老师安慰我,觉得红包完全没有必要”的两层完全不同的意思。

  然而,这也是一种另类的见仁见智。实际上,“来日方长”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礼节性用语。可能因为人们变得急功近利,这个并不生僻的成语,从原来褒义上的展望未来,变成了更符合实际的“放长线钓大鱼”。若说成语有一个被约定俗成的过程,那么,一句本来足以让人宽心的“来日方长”,也可在现实语境下,让听者忐忑不安。这就如有些医院张贴的“本院不收红包”一样,可以把荒唐展现得理直气壮。

  尽管老师在拒收红包时说出“来日方长”并无不妥,但学生家长的过度意会也情有可原。如果按照目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校风气,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也是公开的秘密。曾经有老师因学生在教师节没有给自己送礼,竟然在课堂上发飙。究其原因也不是这位老师特别贪财,而是因为其他老师都收到了礼物而自己没有。大多数老师在教师节收到学生的礼物,而使没有收到礼物的老师觉得很丢脸,说明这种礼节在该校已经“蔚然成风”了。

  那么,对学生家长来说,或许也看到过老师向学生索礼的新闻,又遇到了老师拒收红包,其中的反差是不是因为师德的差异?而恰逢其时的“来日方长”,用来解开这个疑团是再好不过的。人们既然可以把医院的“拒收红包”告示,理解为一种对不领行情的患者的提示,怎么就不能在老师的“来日方长”中,意会出“以后再找机会单独送礼”的暗示?

  本来,对于许多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即使把“来日方长”狭义为“将来有的是机会”,如果没有送红包的潜规则在先,也可解释为等学生学有所成后再适当报答,这也合符人之常情。但在潜规则下,既没有“仁”,也失去了“智”,而更多的则是心怀鬼胎。那么,即使医院的“拒收红包”再诚心诚意,老师在拒收红包时说的“来日方长”再婉转儒雅,毫无私心,也会在被潜规则的新一轮“约定俗成”中,意会出不招人待见的新意。

  文/知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