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俞 夫:改变发展观,才能堵住带“毒”的“产业转移”
俞夫
//www.workercn.cn2015-03-2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甘肃省武威市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因违法向腾格里沙漠排放污水,其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两名直接责任人已被拘留,当地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已被停职并接受审查。这一有力处置,向社会传达出不遵守国家法律、肆意违法排污就要受到严惩的强烈信号。

  不过,事件当中的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新华社的报道显示,荣华公司是全国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该公司2011年由凉州城区迁至城东,实施易地搬迁和技改扩建。去年5月,公司新项目在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同步配套建成的条件下就擅自投入调试生产,私设暗管向沙漠排放生产废水,至今已偷排8万多吨,造成污染面积266亩。一个异地搬迁和技改扩建项目,竟然违法排放污水,制造新的环境污染。

  按照惯常思维,违法排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较为多发,并可能与发展模式落后、企业生产水平低下等有关。如果这些企业到异地新上项目,或是技改项目,在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应该大有改观。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生态文明更加重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企业理应与时俱进,更加重视能源资源的节约,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近年来,新工业革命席卷全球,我国积极履行节能减排的国际承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压力陡增。沿海一些企业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在进行产业转移,把污染没有那么厉害的企业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搬迁。面对这种异地搬迁潮,推动技术升级,减少污染排放理应是核心要素,而荣华公司的异地搬迁技改生产项目发生如此严重的污染事件,足以表明一些企业在搬迁升级中,认识、思维、理念等“软件”并未及时跟上,甚至停留在原来水平,这对将要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而言,将会带来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防范“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必须做实做细严格的产业承接防范。在承接转移产业时,应尽可能科学地考虑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与能源资源状况,合理选择可以承接的行业和企业。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对于将要承接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污染物处理能力等,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决不能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带来后患。

  环境污染破坏背后,常常存在着监管不足甚至缺位的影子。就以荣华公司这起污染事件来看,如果监管能够更加有力地及时跟上,早些发现违法排污现象,早日叫停违法生产,其污染破坏就断不至发展到如今地步。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对于企业的监管要从前期论证就开始,贯穿企业设厂、日常生产监管始终,决不能只是引进时的一锤子买卖,却因日常监管的缺位让企业钻了空子,给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下团时提出,“环境就是民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说,“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形成高压态势。”这样的要求,理应落实在地方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到严格执法的具体行动上。

  “产业转移”绝不只是企业方面的简单经济活动,更是相关方面发展理念、施政理念等的全面检验。摈弃不合时宜的简单靠拼GDP搏上位的政绩观,关切民生之痛、民心之患,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新观念,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才能沿着正确道路早日建成“美丽中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