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张 剑:被消费的诗人,被误读的诗歌
张 剑
//www.workercn.cn2015-01-19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这几天,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这个湖北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的农妇,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余秀华生于1976年,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先天性脑瘫,这让她走路不稳、手发抖、说话口吃。(1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当农村妇女、脑瘫、诗人这三个毫无关联的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时,就注定了余秀华这个名字会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民众关注她,或许缘于对她特殊境遇的好奇,也或许是想知道这个农村妇女到底会写出了什么样的诗歌,然而,当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她身上时,我感受到的却不是什么关注,而是一种赤裸裸的消费。

  这种消费首先体现在余秀华特殊的个人经历上。网络传播中,很多人都喜欢在余秀华的名字前加上“脑瘫诗人”的前缀,的确,余秀华是一位脑瘫病人,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脑瘫与作诗之间到底有多少关系?我们该关注的,到底是她笔下的诗,还是其“脑瘫诗人”的无妄标签?答案当然不言自明。但在传播效率讲究眼球效应的当下,一些人这样做,或许是为了迎合受众的畸形需求。然而,这种扣帽子式的传播,虽然制造了消息的特殊卖点,但它却在另外的层面消解了诗歌的本义,消费了诗歌背后那个站着的人。

  此外,这种消费还体现在媒体一窝蜂的跟进报道上。余秀华在网络爆红后,采访她的媒体便络绎不绝,在这些媒体面前,她一遍遍地重复着自己的过去,述说着写诗的动机,回答着记者提出的无聊话题,甚至,她还被要求作出不同的姿势以供记者们拍出“称心”的照片。这些因诗歌而带来的额外“馈赠”,在将她放到媒体聚光灯下的同时,却也差点将其异化成了一个表演者,一个被迫述说着自己创作、生活遭遇的底层民众。这种关注,与其说是在传播这位底层诗人,倒不如说是在用媒体“消费”的方式将她“一丝不挂”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在消费余秀华之外,更多的人也在将诗歌误读。诚如余秀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她喜欢诗歌,但她从来不指望诗歌能给她带来点什么。但反观当下,一些人写诗完全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的,这种不遵从内心表达的创作,虽然也可以被称为诗歌,但与真实的诗歌相比,无论是其神韵、还是意向的表达上,都是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的。这其实也是当下文学创作中,诗歌为什么不能从海量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深层原因。

  消费缘于需求的刺激,而误读则缘于功利的索取。众声喧哗外,我们还是停止对这个来自农村诗人的消费吧,给她一张安静的书桌,让她在从容的环境中用更多的作品告诉我们,什么才叫遵从内心表达的诗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