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杨子实:不能再坐视人口结构失衡
//www.workercn.cn2015-01-22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0日披露,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以女性为100),而正常的男女人口比范围一般在102-107之间。不少网民感叹:男同胞压力好大。

  透过人口数量表象,我看到两个问题:性别结构失调,年龄结构失衡。前者主要体现在男女比例溢出正常值上,它意味着不少男性将沦为“光棍”。而家庭细胞一旦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社会机体不健康。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吧,我怎么觉得“剩女”比“剩男”多呢?其实这不过是发声多寡的问题:剩女往往文化程度较高,多能熟练运用网络等途径表达“剩女情结”;而剩男则多生活在落后乡村,连上网机会都没有。从另一个角度说,剩女往往是主动的“剩”,而剩男多是被动的“剩”,他们亮身份的机会也少。

  再拿年龄结构来说,依照国际上对老龄化的判定标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非常严重。老龄化来袭,社会养老议题也愈发受关注。但别忘了,社会养老不过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合作。缺少了年轻人,社会养老如何能持续?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还会导致“用工荒”愈演愈烈。有人说,不对吧,我听到更多的怎么是“就业难”,而不是“用工荒”呢?这与对“剩女”和“剩男”的错觉一样:感到就业难的多是大学生,未就业的大学生及其家人的和声共鸣;感到用工荒的则主要是企业,它们对人口红利消减的呼应,多体现在行动上,如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或是外迁。而科技进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劳动力需求会减少,只是劳动力在各产业的分布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增加,会对冲其他产业的需求萎缩。

  人口数量只是表象,人口结构才是根本。如果只为控制人口数量,而破坏了人口结构,那跟“但管人直莫管人死”的治驼庸医没什么两样。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办法是根据生育率过低的人口“新常态”,进行生育政策联动调整,甚至适时放开自主生育,并适时出台鼓励生育和严限选择性别堕胎等措施。当那些夫妇可通过再生育而不是选择性别堕胎来实现自己的生儿或生女愿望,社会劳动力会得到相应补充,养老问题也更有依托。尽管人口结构不会立即得到优化,但至少会让人看到优化的希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