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职业教育贵在“制造”风口
李云
//www.workercn.cn2015-07-02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职业院校“升格”的热情今后要降降温了。6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表示,原则上中职不升为高职,高职不升为本科。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则表示,将降低招考公务员的学历门槛,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积分落户挂钩。这是两位部长昨天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时作出的表态。(7月1日《南方都市报》)

  进入招生的关键时段,职业院校或多或少都面临着招生烦恼。是的,像北大清华的掐尖如火如荼,其他985、211院校各显神通,普通高校也不甘落后,甚至连“野鸡大学”都虎视眈眈……夹缝中生存的职业院校倍感艰辛,指望“升格”来增添吸引力,也许是一厢情愿,职业院校的魅力到底在何方?是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甘拜下风,还是寻找合适的风口起飞?

  职业教育贵在“制造”风口,必须站在“中国制造2025”的风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机遇,职业教育方能大有作为。因为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教学优势一旦转变为人才优势,想不起飞也难。

  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是顺利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所在。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力量:一方面是技术研发的重要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又是熟练运用技术的具体操作者。当然,所有高等院校都可以为“中国制造2025”输送人才,但是,就其转型的速度与效率来讲,职业院校显然是站在更靠前的“起跑线”,只要再先发力,肯定会成为“领跑者”。值得提醒的是,职业院校在调整与改革过程中要注重扬长避短。

  不要“制造”人才,确需“智造”人才。很多人调侃,不少高校的专业“毁”人不倦,其实,是源于高校“默”而识之。高校及其高等教育改革保护“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可能在沉默中死去”。专业如何进行科学设置?高校不能沉默,可是,一味跟风,或者说,只追求“量变”,很可能步入“今天时髦诞生,明天时髦死去”的轨道。中国“智造”人才必须从高校起航,前提条件是,科学定位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与专业的设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