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来论

“罗某某事件”反转,不能道歉了事

何勇
2020-09-09 07:57:28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罗某某事件”出现反转。9月5日晚,当事人之一的梁某发布声明表示:罗某某没有强奸自己,同时向公众、罗某某和他的家人道歉。此前梁某发微博称,曾遭罗某某强奸,后不得已与对方恋爱,引发舆论关注。

  虽然梁某在致歉信中表示,“对强奸罪法律定义的认知出现偏差”,但由她炮制出来的舆论热点,在客观上不仅侵犯了罗某某个人的名誉,还严重伤害到了为她发声的一些网友以及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如果一再撒谎的人不需要为这部狗血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受到任何惩罚,恐怕说不过去。这也容易招致其他人效仿,以后生活不顺、不爽时,也可以如此“导演”一番。

  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空间,任何污染互联网生态的行为都该受到谴责和惩罚。因此,上述事件不能止于当事人的一句道歉,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已涉嫌违法,那么相关部门就应该依法追责。从法律角度说,即便罗某某表示放弃对梁某的刑事控告,也不意味着梁某无须对其给公共空间和秩序造成的侵扰负责。

  时下,网络上的“瓜”可谓此起彼伏,今天有人出轨,明天有人性骚扰,被证实、坐实的不少,但反转的也不在少数。而反转之前,诸多“吃瓜群众”可能都已倾注了不少关注和情绪,舆情早已混乱甚至跑偏。由此引发一个问题,即这种混乱,这种对公共资源的随意占用、戏弄,是一句道歉就可了事的吗?若如此,这种曝光早晚有毫无意义可言的一天。

  “罗某某事件”反转,对通过网络维权的普通人和围观公共事件的“吃瓜群众”来说,都是一种警示。于维权者而言,实事求是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维权不能造假、造谣。否则,维权不成,反而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于围观的吃瓜群众来说,遇到这类维权案件,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要把握好界限,不能同情心泛滥,不能让愤怒冲昏头脑,将个人好恶凌驾于法律之上,更不宜先入为主地下结论、“站队”,给人给事定性定罪泄私愤,要理性分析,谨慎“吃瓜”,讲法律、讲道理、看证据,实在看不懂,就先等一等,让“真相”飞一会儿。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