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哲学智慧与精神家园
孙正聿//www.workercn.cn2013-10-29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第三,对构成思想的基本逻辑的反思。一般大学都开逻辑课,毛泽东当年特别提倡大家都学一点逻辑,因为人首先需要合乎逻辑的思考。你学习就要学会清晰的思考,清晰的表达,要合乎逻辑。形式逻辑是最基本的思维的逻辑,如果连形式逻辑都不遵守,你说的话不都是糊涂话嘛。但是你仔细分析人们说话,很多人说的是违背形式逻辑的,但是哲学一个重大的任务是对形式逻辑的前提批判,也就是说它不仅仅要考察人类思维的形式结构,它更要去研究人类用于把握世界的那个概念的发展,所以列宁说,概念、范畴,不是人类认识的工具而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其实你们到大学学什么来了?到大学就是学习你这个专业的概念、范畴和由它们构成的公理系统。什么叫做专业,什么叫非专业,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在哪?非专业就是把概念变成名称,而专业是把名称变为概念。所有的话大家都能说,但为啥我专业,你非专业,或者反过来我非专业,你专业呢?比如说哲学的话,我专业,可能在座的多数同志不是专业,为什么呢?因为你们说哲学那个话的时候是把哲学的概念当成名称说的,物质、认识、实践、规律、真理,你跟我一样说,可是你不了解它的哲学内涵,我为什么是哲学专业呢?当我说这些概念的时候,我不是说名称,而是说概念,什么叫概念呢?概念是人类文明史的积淀和总结,所以恩格斯说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我写了一篇文章在中国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也有很大的争议,题目就是《“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涵义与意义》。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离开了哲学史没有哲学,我之所以是哲学专业,是因为我知道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说了什么,你之所以不是哲学专业,是因为你不知道古今中外哲学家都说了什么。实际上这个道理很简单。我在那篇文章里提出三个问题:如果搞哲学的人不掌握哲学史,如何专业地研究哲学,如何以哲学的方式面对现实,如何进行哲学的理论创新呢?三个都做不到吧。所有的专业学科都如此。我第一次去参加全国政协会的时候,我的提案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要学习当代的社会科学,就是说,你只有在掌握当代社会科学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地参政议政。为什么总书记昨天接见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那些外国顾问们?我们中国的问题我们不是更清楚,为什么要请国外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来做顾问呢?想一想,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所以大家要是真正地学习,必须是在一个专业的意义上来进行学习。

  所谓思想的反思绝不是空洞和抽象的,它首先是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基本信念的批判,这样的批判才能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如果我们不知道马克思发现的历史规律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那么你会相信马克思主义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边说,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发现:第一,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只有坚信马克思所发现的这两个规律,你才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现在说群众路线教育,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你能坚定吗?你今天信,明天可能就不信了,甚至从一开始你也许就没信,因为你从来没有承诺我们思维的规定能够把握到存在的规定。这听起来是抽象的哲学问题,它深层地蕴涵着最真实的现实问题,所以马克思在评论黑格尔的时候说,黑格尔是以最抽象的形式表达了人类最现实的生存状况,因为人类现在就在受抽象的统治。

  第四,对于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的批判,最重要的是对构成思想的基本观念的前提批判。我们大家在形成思想的时候,总有一些去构成思维和存在统一的最基本的一些观念,而哲学就是在批判地反思这些基本观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就是说“人”,中国人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是什么?“某某人不是人”。可是你说人家不是人,得先知道啥叫人,回家一查字典,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那你骂人的时候是在说他不会使用工具,不会制造工具吗?肯定不是。你是说这个人缺少人性,没有人格,丢了人伦,失掉了人情,总而言之没了人味,这样你才说他不是人,但是你这样其实是在说什么呢?“人”是什么嘛!所以这就回到我们的老祖宗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历史的和时代的内涵,所以人本身是发展的。恩格斯说,整个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性的改变的过程而已。我们学习了马克思的理论,学习了哲学,我们才能够真正去理解恩格斯所说的“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的发展”,人是历史发展的,我们对人的理解也是历史发展的。前几天我们有个中文系的博士对我进行采访,让我评论当代中国文学,特别是评论莫言获诺奖,这篇文章刚发出来。文学也好,哲学也好,它实际上在理解人性,是在挖掘着人性,而人性是个历史的东西,不是个抽象的东西。对待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对待马克思主义,现在有两种倾向是非常值得警惕的:第一,仍然是教条主义地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说他去寻章摘句,也不知道马克思的意思,就把马克思的某句话往他的文学评论里边一套;第二,他是迫于无奈,本来不是真正想用,但是觉得不用又不能装潢门面。这两种倾向,都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学说,同时又是一种学术,但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它应该内化为我们的一种学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真正变成我们去观察现实、分析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我们才能真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我举一个例子,大学生,今天现实主义,明天理想主义,后天实用主义,怎么总是摇摆不定呢?为什么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为什么不坚定呢?所以人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个真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以理论作为支撑。总书记说的“缺钙”,缺什么钙呢?缺理论之钙,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钙。你要想有一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要能够真实地去奋斗,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这种真实的“看家本领”。比如说到历史,现在一种思潮是历史虚无主义。那么怎样看待历史?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这种创造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不是在他们自己的选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人既是历史的经常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经常的结果,人只有作为历史的经常的结果才能够构成历史的经常的前提”。我们现在怎么看待现实呢?恩格斯有句名言,片面性是历史发展的形式,历史总是以退步的形式而实现自己的进步。我们现在一看改革开放这也是问题了,那也问题了,如此等等。我们从一个宏观历史视野去看,才能看清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叫实际?我们在看实际的时候必须分清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局部和全局、现实和可能,如此等等。对实际进行这样一种矛盾的分析,我们才能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些人开口闭口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它成了一个抽象的口号和一句空洞的套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你必须系统掌握理论,因为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所以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坚决地反对那样一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刻舟求剑,但另一方面它又对我们认识的主体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这才是哲学的反思。必须掌握理论,所以叫做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最近《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发行了,怎么理解科学发展观?怎么理解发展?什么是发展?这就是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反思了。什么叫做“以人为本”呢?它是对于发展提出了一个标准、根据和尺度。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问题首先是一个标准和选择的问题,发展就是在我们的一种顺序性的选择和安排当中确定的一种基本理念,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而历史的发展总是片面的,正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片面的,所以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我们学习了哲学之后,绝不只是收获了一些抽象的、思辨的概念,而是具有了一种极为现实的、能够转化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的最真实的本领。这是我跟大家说的第二个大问题,人的思想与哲学的“反思”。

  人的追求与哲学的“境界”

  最近我看《新华文摘》的一篇文章说,现任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女士在她最困难的时期,是从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获得了力量。冯先生说,哲学就是一种“觉解”,哲学使你能够觉解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对于应该如何生活的一种“觉解”,就是“境界”了。冯先生提出了人生的四境界:最低的那种叫自然境界,用我们一般老百姓的话说食色性也,你维持自己的生存,还要养育后代,这就是自然境界;第二境界,功利境界,知道追名逐利;第三境界,道德境界,不光想自己,还想别人;最高的就是天地境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最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万物皆备于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它要求达到的是一种境界,其实对于我们构建精神家园来说,最后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是这一种境界。比如说,我们做老师的讲课就应该好,什么叫做好呢?就是他能够形成一种教学的境界,把那种知识转化为一种智慧,用我们的现代哲学家冯契先生的话说,就是“转识成智”。老师应该是教给大家智慧的,而不是教给大家知识的,他应该是达到一种境界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怎样来理解这种境界呢?对于学习哲学,我觉得就应该把三个东西统一起来:一,就是贯穿哲学史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存在的三种历史形态;三,马克思所说的哲学的不同的历史的文化内涵。所以,你真正要达到哲学的境界和人生的境界,就需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就是要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在反思哲学基本问题的过程当中去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在自然经济中的“人对人的依附性”的存在,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以及未来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哲学表征人的存在的历史演化,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马克思说,古代哲学是“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近代哲学是揭露“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也就是“上帝的人本化”过程,而现代哲学是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把对神学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上帝的批判转化为对法的批判、对政治的批判,它要使人们获得这种真正的现代意识。想学到任何一点东西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如果你能够有兴趣学习哲学,真正想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人生境界,那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关于怎么学习哲学,我概括为四句话:一、时代精神主题化;二、现实存在间距化;三、流行观念陌生化;四、基本理念概念化。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理解哲学离不开自己的时代,哲学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时代性的现实问题。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真正的学习哲学必须同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它的问题,以及我们所承担的时代的使命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所以时代精神主题化。第二,哲学是以它自己特殊的方式去把握现实的,它不是像其他的实证科学那样直接去研究那个经验的对象,所以毛泽东说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直接地是以各门科学知识为对象,这样它才能够超越那种表象的偶然性、流变性、杂多性,它才能够深层地去透视现实,理想地去引导现实,批判地去看待现实,它才能够成为一种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慧、超越的智慧和创新的智慧。第三,哲学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对于基本观念的批判。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能够建立起来的基础都是它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念,而哲学做的工作就是对它们的批判性的反思,所以不管你从事哪门科学,你都有必要去思考哲学,这才能够提升你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最后,基本理念概念化。你需要比较系统地去学习,这就对学习哲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在《哲学通论》里边说了五句话,高举远慕的心态,缜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洒脱通达的境界。我们只有真实地学习、掌握、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它才能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才能够转化为人民的生活境界。

  我们今天可以不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能没有英雄主义的精神,像黑格尔说的“哲学就是使人崇高起来”,像冯先生说的“哲学就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像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是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要使哲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在我们这个时代学习哲学,特别对于我们在座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一定要永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应该能够这样去对待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只因平生无愧事,方敢死后对青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们应有的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够有一种真实的生活的幸福感,才能够共同努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梦想和追求。所以我说,健康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真实的本领是钻研出来的,美好的心灵是修养出来的,成功的人生是拼搏出来的。我特别希望我们的青年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当中增强多方面的修养,包括我们的哲学修养,用我们的哲学智慧去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我们未来的工作当中能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2 3 共3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