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时事

真相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

杨国营
2019-07-01 10:24: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非常愧疚、极其愧疚,事情是我捏造的,不存在的。”面对记者的采访,29岁的赵某对自己在网上发布不实消息、图片造成的恶劣影响悔恨不已。近日,一则“贵州毕节、凯里有儿童被性侵”的消息在网上大肆传播,引起广大网民极大愤慨,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最终,当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找到了造谣的当事人,证实这纯属谣言。

  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最终被证伪,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适度的反省很有必要:为什么谣言会被那么多人轻信?无数网民被蛊惑起来的愤怒情绪对公共舆论环境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又对一个地域、一个群体、一个行业的声誉造成了多大伤害?

  人们常说真相和谣言是一对孪生兄弟,但二者的关系却经常是“谣言张张嘴,真相跑断腿”。炮制和散播一则谣言,可能只需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和一个突然冒出的邪恶念头,但受到谣言攻击的机构和个人却要无端面对汹涌而至的口水和谩骂,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自证清白”,这对个人精神的摧残和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不言而喻。对于某些公众尤其是“键盘侠”来说,轻信和扩散谣言可能只是一次转发、一个点赞,他们不需要为此付出多少成本,因此往往也就缺乏对真相的敬畏和对情绪的约束,让非理性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占领了头脑的高地。我们事后可以指责这部分公众的轻率和不负责任,但指望他们真正提升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恐非一日之功。事实上,有些人在发泄完不良情绪后,根本就不再关注后续真相的到来,而是拍拍屁股把视线转向了别处;另外有些人在看到真相后,也只会“哦”一声,却不会反思自己之前轻信和散播谣言的不当言行,大多只是以谣言的受害者自居,却忘了自己也是散播谣言的参与者。

  部分公众面对谣言的态度固然值得批评,但我们更应该牢记一点:当谣言跑得飞快时,真相绝不能落后,而最终能打败谣言的,也唯有真相。面对谣言,相关机构和个人如果无所作为,任其传播,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但一味捂盖子反倒可能起到为谣言“背书”的效果。谣言就像一股妖风,它的出现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可谓防不胜防。在它出现以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查清和公布事实真相,从而彻底平息这股妖风,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真相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当它出现时,谣言这股妖风自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要怀疑真相的力量,它可以轻松破解一切无端揣测和恶意攻击。

  但是,即便真相及时到场,谣言造成的危害依然是既成事实——谣言过境,遍地狼藉。因此,事后追责必不可少,每一个谣言制造者都要为自己犯下的过错付出相应代价。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对谣言制造者的打击依然失之于宽、松、软。比如,最近与高考有关的谣言屡屡被媒体曝光,四川一考生散布“全省理科前一万名的考生当中有6300人是复读生”的谣言,引发轩然大波,但因为当事者不满18周岁,最终警方只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了事。如果对谣言制造者只停留于“罚酒三杯”式的惩戒,显然无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大对造谣者的事后追责力度,以儆效尤。

  与此同时,面对谣言,政府相关部门更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揭露常见的谣言套路,避免众人被蒙蔽,从而维护公众权益。今年高考前,教育、网信、公安等三部门梳理汇总了历年来“冷饭热炒”的涉及考试阶段的谣言。近日,在高考成绩公布查询之际,三部门再次发布关于高考录取的常见谣言和防范提醒,起到了以正视听的积极效果。

  其实,谣言之所以有市场,往往并不在于造谣者有多高明,而在于不少公众总是愿意相信那些符合他们口味的东西,但事实证明,这种心理倾向经常被谣言制造者利用。平淡的事实和观点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谣言通常具有耸人听闻的特征,面对一则通过非正规渠道发布、缺少权威信源的惊人消息,公众最好先问一句“是真的吗?”即便有转发、分享、评价的冲动,至少也要保持必要的克制,不盲目做出过激反应,免得真相浮出水面后自扇耳光。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每个专业都能成为好专业

    目前,各地高考分数已出,考生们正在选报志愿,每一个考生,不论分数高低,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 中工时评:动辄“转发过亿”的明星新闻警示了啥?

    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一款帮助明星制造假流量的软件被警方查获,由此也戳破了个别明星的新闻动辄“转发过亿”的“传说”。

  • 中工时评:“中俄方案”护航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犹存,世界发展和全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期间提出了“中俄方案”一词,让世界对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人物

  • 扎根泥土籽粒壮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粮仓里要装着自家的粮食。中国饭碗、中国粮食的安全,还是要从根子上抓起,从掌握育种的核心技术抓起。

  • 仝洋:诠释妈妈和妻子最美的模样

    仝洋,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建筑段郑州绿化所生产服务班工长。1996年以来的20多年间,仝洋尽心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儿子、支持从警的丈夫、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好本职工作。

  • 追思徐中玉 读懂“刚健中正”

    在同事兼好友钱谷融先生去世两年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也于近日驾鹤而去,享年105岁。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文坛的重大损失,徐中玉的离世和近几年周有光、杨绛等文化名人的先后辞世似乎在提示世人,囿于生命规律,出生于20世纪最初一二十年的世纪老人,已经可以用花果飘零、凋谢殆尽来形容。

  • “文秀故事”必将刻进历史的年轮

    时间见证了国人因为一位女孩离去带来的哀伤。一周以来,一个响亮的名字从八桂大地传向了全国,在人们心里激起层层波澜,这个名字就是黄文秀。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