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释放改革红利须打通“最后一公里”-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今日推荐

经济日报:释放改革红利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林子文
2018-09-19 08:46:26  来源:经济日报

  突破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使改革红利平等惠及万千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这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深水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越是在这样的关头,越应该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使改革红利得到最大程度释放,以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合力

  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电价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加价,打通降低电价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国要实现“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下降10%”。为实现这一承诺,有关部门已先后分四批出台了10项降价措施。不过,当前有些地方转供电主体给终端一般工商业的电价仍然较高,有些地方高达每千瓦时1.2元-1.3元,甚至更高;有些地方仍存在两家商户一墙之隔,一户电价0.7元/千瓦时,另一户超过1元钱的“怪事”。相关乱象说明,这项旨在帮助实体经济降低用能成本的改革举措,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遭遇梗阻,改革红利无法平等惠及各市场主体。

  突破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使改革红利平等惠及万千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这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是,许多领域的改革也存在政策措施“落地难”、改革举措“空转”问题,导致改革“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例如,在深化简政放权的改革中,各地纷纷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但不少企业和群众仍然感到,门好进、脸好看了,事情仍然难办,跑腿多、办事慢、“踢皮球”等现象依然存在;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以后,兴办企业的资金和场地门槛降低了,但“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最后一公里”遭遇梗阻的外在表现。其背后,既有错综复杂的既得利益固化因素,也有思想陈旧、观念固化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最后一公里”恰恰是改革者历尽千辛万苦、经过长途跋涉需要跑完的最后一段路程,也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改革决心、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最大考验。如果不能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改革就无法给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受损。

  当前,我国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深水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越是在这样的关头,越应该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使改革红利得到最大程度释放,以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能让个别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改革政策落地的“拦路虎”。利益固化藩篱是改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现实难题,也是横亘在改革路上的险滩障碍。突破既有的利益格局藩篱,关键要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从体制机制上铲除寻租思维产生的制度基础,破除特殊利益滋生的土壤,为畅通“最后一公里”提供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本着壮士断腕的气魄和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改革举措落地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的深化,有些官员由于思想观念守旧落后或思维惯性,思想更新跟不上改革的新形势,也可能对改革举措的落地形成掣肘。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的条条框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寻找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办法,找到化解阻碍改革举措落地的有效办法。

  此外,还要加强改革督查,把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举措成败的“硬指标”,倒逼各级官员集中力量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不懈怠、不懒政,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到实处。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品读“守岛英雄”的家国情怀_荔枝网新闻

    金秋九月,值此万家团聚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上一篇关于“守岛英雄”王继才的“追忆”,让我们再一次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所组成,国家与家庭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 逆风前行,“山竹”下的平凡英雄可赞可敬

    巨浪滔天、狂风呼啸、海水倒灌、高楼摇晃、玻璃震碎……威力惊人的台风“山竹”,连日来在朋友圈里刷屏。有珠三角朋友说从未见过这样可怕的台风面对来势汹汹、席卷一切的“山竹”,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闭门不出。但也有人不惧危险、逆风而行,始终坚守工作岗位

  • 永远记住人艺“老爷子”的小纸条

    人称人艺“老爷子”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表演不着痕迹而又精准到位,风格以风趣幽默、细腻传神著称,其周身散发的悲悯温情气质在众星云集的北京人艺独树一帜。几天前,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也永远离开了喜欢他的观众。如果说单田芳先生门里出身天赋好的话,那么朱旭的起点不仅不高

  • 敬畏公平 理顺人心

    【人物】“像花儿一样的”古丽米热【故事】古丽米热·阿布力孜,是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一名女法官,她可以用维汉双语起草判决书。在双语案件中如何让双方当事人都相信自己?古丽米热通常会采取调解的办法“古丽米热法官会保障我们权益,有她在我们不怕权益得不到保障”“古丽米热法官是一个请客不去、送礼不要的好法官”……这是当事人对古丽米热的评价。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