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未雨绸缪,多一分挽救生命的希望-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工人日报社评

多一分未雨绸缪,多一分挽救生命的希望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20-01-23 06:57:31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在公共场所,与死神赛跑,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恰好有医护人员路过。一套公共急救体系的建立,包括急救体系的筹建、设备的铺设和救援知识的培训等,无疑是更可靠的力量。把公共应急救援当作一项民生工程去建设,把相关的制度和设备充实起来,推进全民急救互助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众的急救意识,从而尽可能地提高院外救援的成功率,让突发疾病者能够获得多一些的生存机会与可能。

  据央视1月20日报道,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安装到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当患者因室颤导致心脏骤停时,AED电击是最有效的急救手段。在最佳抢救时间“黄金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有很大概率能挽救生命。如果能在1分钟内完成除颤,成功率可达90%,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就会下降10%。然而,公众对AED的认知以及设备普及率,都远未达到理想水平。

  AED被誉为和死神赛跑的“救命神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之前,发生过不少令人揪心的悲剧,有马拉松选手跑着跑着猝然倒地、再也没能起来,有普通百姓在户外活动时心脏骤停……研究数据表明,我国九成猝死发生在医院外,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公众急救成功率仅为1%~2%。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数字是40%~50%。

  事实上,近年来,公众的应急救援意识在不断提升。比如,遇到救护车驶来,越来越多的司机懂得“45度让行法”;消防通道被障碍物堵住、消防车辆无法通行时,居民会合力移开障碍物……只是“海姆立克急救法”、AED等听起来“高大上”的救援方式,多少让人有些手足无措。此外,很多城市人流量大的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负责人觉得每台AED均价两万元,不是个小数字,配置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人觉得猝死是小概率,自己及家人碰不上,对投放和使用AED的事并不关心。

  在公共场所,与死神赛跑,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恰好有医护人员路过。一套公共急救体系的建立,包括急救体系的筹建、设备的铺设和救援知识的培训等,无疑是更可靠的力量。从个人层面而言,学习急救技能、提升应急救援意识,应该成为我们的必修课,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在医护人员到来前与死神赛跑的唯一筹码。从硬件设备角度看,建立健全在公共场所投放急救设施的制度规章也尤为重要。拿AED的配置数量来说,我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每十万人仅配置十几台,甚至有的还是个位数,对比一些发达国家上百台甚至近千台,差距不小。

  可喜的是,各方行动已经开始。民法总则修改后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要求,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2019年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明确,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今年1月20日,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100多个公益办事处为百万群众开展心肺复苏培训……

  多一分未雨绸缪,多一分挽救生命的希望。把公共应急救援当作一项民生工程去建设,把相关的制度和设备充实起来,推进全民急救互助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众的急救意识,从而尽可能地提高院外救援的成功率,让突发疾病者能够获得多一些的生存机会与可能。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 中工时评:加强孕产期女职工防护,值得关注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尤需特殊保护。切实加强女职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的劳动保护,这不只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更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 中工时评: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充满信心

    2月7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从内外部环境看,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经济内在的韧性增强,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支撑。

人物

  • 天使日记| 嫂子,我们都是你的后援团!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

  • 用警徽筑起安全防线

    云南省水富市的55岁民警赵志万,今年春节格外忙碌。自己是民警,妻子是疾控中心员工,女儿是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家三口在春节期间全上了战“疫”前线,这也是赵志万的第二十次春节值班。其间,老赵每天都要面对数千辆车、上万人,白天劝说旅客配合检查,晚上还要为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 《中国医生》热播,这些片中医生就战斗在抗疫一线

    “因为高颜值学霸医生徐晔,看了《中国医生》,然后哗哗哗流眼泪,因为别的医生。”最近,纪录片《中国医生》持续热播网络,引发观众共鸣。人们不仅记住了片中展现的十几位中国医生,共情于他们救死扶伤的点滴细节,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甚至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

  • 如何降住“疫魔”?这10位全国政协委员支招了

    近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波及全国,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各界人士的心。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指示要求,近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分别召开部分医卫界、经济界委员座谈会,就疫情防控工作及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意见建议。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