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综合救援“转型”答卷-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时事

做好综合救援“转型”答卷

丁怡婷
2018-09-28 09:28:12  来源:人民日报

  近段时间,山东、广东、云南等多地遭遇强台风袭击,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轮番登场。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遭遇大考,也创下了多个首次:自汶川大地震以来首次跨区域规模调动消防部队,消防部队首次长时间连续作战执行抗洪排涝等综合性救援任务……

  实战是最好的考场。这场大考难度超出预期,却也为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队的转型探索积攒了不少经验。比如初步形成应急管理部统一指挥、国家救援队伍跨区域支援、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有序联动的工作模式,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模式等,这些都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去,各救援力量往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影响救援效率。应急管理部组建后,综合救援的整合优势逐渐显现。以山东寿光救灾为例,由于水深不明、地形不熟,如何保证水泵安装到位成为最初救援的难题。这个时候,矿山救援队发挥了井下救援的专业优势,对水情进行探查,科学选定位置,尽量减少移泵次数。消防和矿山救援力量携手合作,救援效率大幅提升,11个日夜排水1167万立方米。而在受灾较重的羊口镇南宅科村,救援队伍仅用5小时,就将原来需要两三天才能排完的积水全部排出。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安全生产基础也较为薄弱。履行综合救援任务,不仅要与火、水、风、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打仗”,还要与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化品事故等“打仗”。拿消防部队来说,过去最熟悉的作战对象是“火”,最擅长的作战模式是“快攻速胜”,对于排涝、清淤等较少涉及,这就是一个值得探索提升的领域。

  需要看到,与综合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定位相比,目前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在救援观念、救援能力、装备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面对各类艰难救援任务,队伍怎么组织,能力怎么提升,装备怎么配备……这些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从专业消防队向综合救援队、从地方队向国家队的转变。

  比如救援观念上,不能等灾情出现才出击,而要主动协助防范、提前预置力量。在台风“山竹”的应对中,应急管理部提前将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2万余名消防官兵、60余个救援机动队调动到重点防御区域,部署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6个消防总队,以及7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3600余人待命增援。再看救援装备方面,目前航空救援能力还难以满足远距离快速投送兵力和装备的需要,卫勤保障也难以满足大规模、长时间救援行动需要。这就要求抓紧配备必需的专业化救援装备,提升救援队伍的现代化水平。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民安是最大的责任。参与寿光救灾的一位队员和笔者讲过这样一幕:“有一位老奶奶,在我们作业期间,她家大门始终敞开,灯也是整夜亮着。老奶奶说:‘那群小娃娃为我们排水,我就寻思给他们留个灯,从家门口过时也有个亮。’”逆行者们的挺身而出,百姓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信我们的综合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能答好“转型”问卷,成为应急救援的“尖刀”力量,也成为危难中百姓心中的那束光。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李德威生前身后巨大反差 是什么击中了大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去世近半月,有关他的舆论热潮一直高涨。几天前,他的同事、中国地大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罗林波发表署名文章《李德威教授生前无名,死时信息爆炸,只因身上有种时代奇缺的东西》,再度刷屏。——诚如斯言,李德威生前身后声名的巨大反差,值得观察。

  • 高铁院士王梦恕走了

    王梦恕的人生成长与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他1956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从该院桥隧系隧道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27岁的技术员王梦恕纠正了隧道内净空确定未考虑施工误差、贯通误差的重大设计失误。

  • 直面残缺的人生

    朱鹏3岁户外活动时不慎触及高压电线双臂被截肢。出医院第二个月,被父亲狠心逼着每天用脚训练写字,并逐渐学会了用脚打理生活上的一切。读者自会通过合理想象来填充朱鹏生活的细节。一个主要肢体残缺的人要过上“正常”生活,必定要在其他方面非同寻常。

  • 高铁“座霸”再现 罚则明晰才能根治

    19日上午,永州—深圳北G6078列车上,一位女乘客再现霸座行为。据了解,这名女乘客车票标注的座位是靠过道上个月高铁“霸座男”曝光后,不少人或许都认为网络曝光、舆论谴责加上后续的失信惩戒,会让后来者引以为鉴。但不到一个月,女版“座霸”又再次出现,无疑大大超出了人们的常识预期。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