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改革为创新注入动力-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时事

以体制改革为创新注入动力

2018-07-18 10:40:47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排名上升5位,位列第十七名,首次进入创新领袖国家群体,也成为现今唯一跨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0的中等收入国家。这样的进步,正来自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出的创新活力。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形成更有针对性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带来的改变,从一些细节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曾经,一台价值数百万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就能难倒一家科技公司:因为只用一次,自己买不划算,不买又没法完成科研任务。如今,只要花几百元测试服务费,就能享受大学实验室提供的专业服务。这样的便利,源自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仪器加快向社会开放的改革举措。事实证明,体制建立了、机制理顺了,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改革,正为创新注入源源动力。科技创新很像多米诺骨牌,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堵点,投入的要素之间就会产生断点,难以催生出理想的科技产出。一位农业科研人员多年从事蜂产品安全研究,贡献很大,但由于发表论文少,正高职称迟迟评不上,无奈之下告别深耕多年的领域,“转行”做起并不擅长的蜂基因克隆,仅仅因为该领域发论文机会多。当下,除了科研绩效、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令人惋惜的挤出效应,在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当中,短板和痛点也不在少数。当我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如何促成各要素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蕴藏其中的活力,考验改革担当、急需变革智慧。

  改革科技体制,说到底就是为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其中包括由法律法规建立的硬环境,也包含培育科技文化、厚植创新土壤形成的软环境。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68.3万件,年均增长19.4%,民事一审案件年均结案率达94.24%。司法资源高效运行,为创新兜底、为创意撑腰,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制度保障。近日,《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的若干措施出台,这些改革直击痛点、疏解焦虑,进一步解放了科技生产力。而今年5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旨在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的社会氛围,为建设科技强国培育文化基因。紧锣密鼓的改革鼓点,意在打通体制机制的“任督二脉”,实现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有人评价40年来中国发展的最大成就,就是在制度层面蹚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摸索出一套后来居上的方法。科技体制改革,无疑是制度变革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动力。技术可以复制、经验可以学习,而知识生产的体制和机制却不可能直接移植而来。只有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才能助力重大核心技术攻关,把科技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1985年,首届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交易会历时25天,实现交易额80亿元,人们第一次见识到技术成果市场化改革的威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将体制改革推向纵深,我们将为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点燃最热的那一把火。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不朽的失败者

    很多中国人,在小时候都曾听过一首著名民谣——《蓝色的亚得里亚海》,这首歌来自克罗地亚。歌词里所描述的“故乡”,就在首都萨格勒布西南方向沿海,与波黑接壤的达尔马提亚地区。

  • 一路逆袭 放羊少年迎来等待已久的“梦幻”绽放

    无论是世界杯赛上的曲折经历,还是过去多年的无数挫折,都写尽了“艰辛”与“不易”,不难想象他们在艰苦中勉力前行的画面。

  • “华为女王”孙亚芳

    孙亚芳提出,只有运营商赢得利润,赢得生存能力,设备供应商才能生存。

  • 局促的睡姿 可敬的担当

    局促的睡姿可敬的担当(民生观)。贴心用心、敬业爱岗,看似只是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实际上是增加公共福祉。个个体谅尊重他人的辛苦,也是为敬业精神加油鼓劲。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