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乡村“三治经”离不开共同治理-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今日推荐

人民法院报:乡村“三治经”离不开共同治理

徐西庆
2019-06-20 07:44:03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共同治理,旨在依靠多元治理主体,挖掘最多资源、形成最大公约数、制定最优决策,是村庄善治的基石。每个村民都是村庄治理中的关键元素,共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近日,浙江乡村地区“自治消化矛盾,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的治理模式引发广泛关注,村民说事、板凳法庭、道德评审团等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其实,党的十九大以来,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辅相成的“三治经”早已为人熟知,但要把乡村善治的理念转化为创新实践,并通过治理机制的更新迭代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却让很多地方挠头不已。细看浙江相关做法,可以读懂“三治”背后蕴藏的关键一招——共同治理。

  众所周知,村庄治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散。一方面,村庄内部凝聚力不强,村两委缺乏团结和带领群众的能力,结果很多村民游离在公共事务之外,更有一些难以约束的家族派系和村民个体,形成乡村秩序的反对者。另一方面,村庄治理缺乏外部助力,即便是县乡包村、入户走访等机制,也是不同部门各说各话,难以真正做到治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置。依靠农村党员干部单干,不仅很难把握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精髓和关键,甚至诱发新的村庄矛盾。

  事实证明,只有乡村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发力,搭建协同治村的机制平台,才能摆脱治理结构松散化困境,治愈乡村关系松散、外部助力懒散、治理力量分散等顽疾,构建起与乡村振兴目标相匹配的治理框架。

  集体讨论和广泛参与,共同为村民自治赋能。一些地方村民代表大会被搁置蒙尘,一个重要原因是共同决策力度不够。大水漫灌式的会议难以触及核心议题,看似村民代表都能到场,实则缺乏有效参与,既无的放矢又劳师动众,把村民代表大会开成了一年一回的投票大会。聚焦村庄治理的浙江样板,要弹奏好乡村善治的奏鸣曲,必须按住有事好商量这根主琴弦,从导向上鼓励广泛参与,村里的事商量着办;从制度上保障参与权利,“村民说事”对村民心事敞开大门;从效率上提高集体议事水平,先充分酝酿、再高效表决。如此,方能避免村民自治变成无序化、形式化的空壳自治。

  送法下乡和资源下沉,共同让乡村法治扎根。多地针对村庄在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上的贫困,县乡司法、公安、城管、综治各线专业力量驻村到户,对村民习以为常的行为进行法律体检,对村民感知盲区施以法律咨询,对村民无力解决的痛点提供法律援助,多管齐下共同扎紧法治的篱笆,法律逻辑由此嵌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此外,应聚焦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聚拢多方力量组成和事顾问团与板凳法庭,既讲法理又讲道理,既查证据又重道义。不同部门在百姓家门口会同办公,让村民认识到行为选择的法律后果,用法律的方式消解萌芽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使法治定分止争的功能在村庄发挥到极致。

  民间团体和道德共鸣,共同给村庄德治增彩。伴随农村生活的现代化转变,血缘、地缘观念淡化,道德伦理的治理功能衰退。应在乡村善治的路上,借助共同治理,让分散的“道德因子”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治理装置:文明劝导团、道德评审团等民间团体加入村庄公共事务管理,唤醒村庄公序良俗,纾解利益攀比的泛滥;评选身边好人和新乡贤,运用传统的乡土规则激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旧祠堂和小广场变身文化园、大讲堂等公共空间,潜移默化培育村庄良好风气。非正式的村庄权力由此纳入共同的治理秩序,使基于面子、权威、德行而产生的治理变量转化为绩效增量。

  共同治理,旨在依靠多元治理主体,挖掘最多资源、形成最大公约数、制定最优决策,是村庄善治的基石。每个行动者都是村庄治理中的关键元素,共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 中工时评:动辄“转发过亿”的明星新闻警示了啥?

    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一款帮助明星制造假流量的软件被警方查获,由此也戳破了个别明星的新闻动辄“转发过亿”的“传说”。

  • 中工时评:“中俄方案”护航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犹存,世界发展和全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期间提出了“中俄方案”一词,让世界对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 中工时评:小汽车通行管控不可“一限了之”

    根据交通部等部门日前公开的《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各地研究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相关政策,“探索实施小汽车分区域、分时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措施”。

人物

  • 为维权公开他人隐私?曾轶可做得过了

    曾轶可发博后,机场与边检官方并未及时回应,事实的真相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无论真相如何,曾轶可作为公众人物,为了维权公开他人隐私做得有些过了。

  • 以勤奋书写人生价值

    黄克智院士是我国著名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弹塑性力学、薄壳理论和塑性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长达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教书育人、耕耘不辍。投身石油页岩气领域研究,92岁高龄每天仍坚持工作六七个小时。对他而言,“这一辈子我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科学和祖国!”

  • 弘扬楷模精神 凝聚复兴伟力

    6月17日,中央宣传部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这是对功勋的尊重,更是对英雄的敬仰。

  • 从屠呦呦团队读懂科学家精神

    日前,屠呦呦的名字再次登上各大网站头条。据了解,她所带领的科研团队于近期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