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肖 华:杜绝军令状变空令状
//www.workercn.cn2014-02-27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春节前后,全国各省市“两会”密集召开,面对外界的期待与质疑,一些官员频频撂出“狠话”,纷纷立下“军令状”。当媒体翻出当初的白纸黑字时,却大跌眼镜。这些“军令状”中,并未说明完不成调控目标,会受到哪些处罚。(2月26日《廉政瞭望》)

    军令状变成空令状,有很多原因,一是有的干部把军令状当做对付舆论的手段,时间长了,舆论平息了,立下的军令状也就不了了之。二是为了立功而立下军令状。一些干部为了谋取政绩,乱下军令状,乱立军令状,根本不讲究科学态度,这样的军令状当然很多就不能完成了,有时候即使完成了,也是冒险。如江苏淮安市公安局的“军令状”就被广泛质疑。一个案子能不能在一个月内破,往往不光靠的是态度,而是要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条件就急于破案,很有可能会造成假案冤案,这方面的教训不是没有。三是缺乏罚则,这样的军令状能发挥多大的约束力。

    虽然相对于森严官腔,“军令状”可以更直接体现出官员态度,传播官方声音,让民众更快了解行政问责的逻辑,但是一味立军令状,却不顾军令状提出的任务能否完成,把军令状变成空令状,这样的军令状最终只有负面作用,没有积极作用。同时这样的空令状,也会伤害政府公信力。

    杜绝军令状变成空令状,一方面军令状制定要科学,要让干部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如果不要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的军令状没有多大意义,不如不立。同理,如果无论怎么跳也摘不到桃子,多少官员会认真对待军令状呢?

    另一方面要有处罚。一旦军令状制定得很科学,官员又立下了军令状,但是最后没有完成任务,那么就要对这样的干部进行惩罚,让军令状体现严肃性。军令状不是签着玩的,要让干部有压力,认真对待军令状,想办法完成军令状提出的目标。

    军令状其实就是干部的一种承诺,这样的承诺已经变成一种签订责任状,那么作为干部就更要完成。如果连这样更有约束力的军令状都不能兑现,那么干部的话还有多少人相信。如果不能完成,就不要说大话,签下军令状,干部要实事求是,多干实事,这样的干部群众才喜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