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王 地:当高校遭遇“呲必”
王地 //www.workercn.cn2014-12-01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有两件事都上了网络头条,一个是《辽宁日报》用4版整版刊发了一封面向全国高校老师的公开信。在这封题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中,《辽宁日报》呼吁,高校老师不能“呲必中国”,抹黑现实。

  还有一段视频,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某校内会议上的讲话提到:“现在国家把‘985工程’‘211工程’取消了……”这立即被当作教育部将取消“211”“985”工程建设的小道消息流出。很快教育部就在官方微博上回应“不存在废除的情况”。然而舆论并未因此平息,1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时明确表示,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

  两起新闻事件,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高校。我想先讲讲我上学那会儿,我所在的学校是华北地区一所省属重点大学,虽拥有“省部共建”名头,但唯独欠缺“211”冠名的滋润,因此数年如一日,校方孜孜以求。在我临近毕业时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评估组来校时,那个阵势,校方恨不能把洗脚水端给评估组成员,这一点儿不夸张,几乎所有力量都被动员起来,校学生会的女生被召集起来,统一着装,一对一服务评估组专家。没成想,最后还是以微弱劣势败给了另一所省属重点大学。

  我的一位师姐,曾在北京一大型国企实习,虽然表现出色,但最后却连报名参加招聘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仅仅因为她不是“211”高校的毕业生。即便她求人托关系,亦无补于事,因为这是硬杠杠。我讲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对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数字,他们可能对此无甚感觉,可是对于非“985”“211”高校的学生来说,这可能关系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985”“211”究竟是啥玩意儿?限于篇幅不作介绍了,详细可问度娘。现实情况是,经过近20年的历程,“985”“211”工程这种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弊端。少数的“985”“211”瓜分了绝大多数的政府拨款,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则被遗忘。按门槛拨款,不是按科研实际需求拨款,而绝大多数普通高校要么沦为名校的考研基地,要么就成为国际上批评的垃圾论文制造地。这样一来恶性循环,高校就更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依赖,而放弃了对高水平学术的追求。

  既然这个评定有诸多弊端,是不是干脆一刀切掉算了?我比较赞同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的观点,他说“985”“211”工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后来的运作过程中,这个制度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功能。这两个工程如果要继续保留下去,至少应该改革,让它能够流动,成为动态的、开放的。哪个大学办得好了,就赋予它资格,办得不好,及时取消。

  其实对大学的教学科研及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分级并无错,目前国际上也对大学分级,但分级依据的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市场自然会形成社会认同和专业认可。而不像我们国家,大学严重行政化,出来一个制度,往往被一些人钻了空子,暗箱操作,好端端的制度被人为腐蚀破坏掉。因此,只有当“985”“211”的存废之论最终可以指向高校去行政化这个顶层命题时,我们所关切的那些资源配置以及教育平衡,才是可以被期待的。

  再说回辽报“呲必中国”这件事,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高校不公,行政化色彩浓厚,有大楼无大师,或者有老师但多像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那个副教授一类的“禽兽”教师,所以才会出现课堂上更多的老师“呲必中国之怪现状”。这么看来,两个新闻事件还有很深的逻辑关系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