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白天亮:就怕“不被信任”
//www.workercn.cn2013-10-2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惟有“权威声音”真正被认同具有权威性,监管纠错、释疑解惑、科普求证,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有关部门批准三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尽管公布了安全评价资料,并请科技专家反复解释,仍引发质疑不断。有人羡慕国外同行:美国的转基因食品也很多呀,为什么其政府做了说明后,居民就很少怀疑?

    洋奶粉曝出“质量门”,国产奶业跃跃欲试,相关部门也出力扶持。偏偏有消费者称,国外的出了问题照吃照买,国内的说得再好也信不过。有业内人士受打击,人家的食品出了问题不会波及全行业,怎么放我们这儿,好几年前发生的事至今无法挽回?

    PX项目,谁都不想要,设在哪里都引起大动静。石化从业者感叹,国外的PX项目多能平静上马,我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一点不差,为何做工作不管用,就是请科学家解读、政府部门评估,也不见效?

    时时被怀疑、怎么做都不对——近年来许多行业企业遭遇此类困境。是咱们老百姓太过敏感挑剔?是国外居民更单纯更容易被说服?原因指向公众肯定不可取。当信任危机成为普遍现象、传导至一个又一个行业,关键是公信力出了问题。

    公信力是公众对特定公共角色的信任度,体现了权威性和信誉度。当社会普遍认同的“权威声音”足够有“权威”,某个领域某个环节出了负面事件,往往只局限于相关个体,未必会波及整个领域或更大范围。“恒天然”奶粉事件就是这样,有人羡慕洋奶粉被“轻易放过”,其实消费者是基于对其监管体系信任而做出的选择,即:个体出了问题,但相信其监管部门会纠正、会对整个行业的安全负责。反之,如果“权威声音”不被信任,每每发声即被调侃、被驳斥,民众就更容易去接受负面信息,引发信任危机。

    一次负面新闻毁掉一个企业,这在国内外不少见。但出现大面积信任危机,背后必然是多重因素一段时间叠加累积的结果,原有“权威声音”的发出者——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尤其要承担责任。

    回头看,不论是“食品安全恐慌”还是“化工恐惧症”,其发展过程都伴随着一些部门以及专家“应对不当”的事件。某个企业被曝出牵涉公共利益的负面消息,企业遮掩乃至编造谎言,公众可以料到,此时公众期待权威告知真相以及整改措施。恰恰是在此类事件中,“权威”不恰当的应对给自己减分。一些部门面对公众猜疑,不真诚面对,有的封锁消息,有的避实就虚试图转移注意力,有的在涉及自身监管责任时不主动承担而是先想着如何推卸,这往往会进一步引发公众的猜疑。而本应中立、一度被寄予释疑解惑厚望的专家,则多次在热点事件中被发现为利益方代言、发表漏洞百出的言论,失去了公众的信任。

    眼下,食品、化工等信任危机蔓延的领域,重建信任已经成为与其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事情。与生产经营不同的是,修复受损的信任不是企业自身可以完成的,而是要从权威入手,重构公信力。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全面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对违规行为不遮掩、不手软,以重新赢回信任。惟有“权威”部门真正被认同具有权威性,监管纠错、释疑解惑、科普求证,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