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金融高管薪酬凭啥高得太离谱
//www.workercn.cn2013-12-1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金融高管薪酬凭啥高得太离谱

本网特约评论员 文如刀

    据《中国经济周刊》12月17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63.61万元,是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其中,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以232.95万元的平均年薪荣登所有行业的榜首,某证券公司副董事长以990.26万元的年薪在所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中拔得头筹。

    这一系列让人咋舌的数据再次震动了公众的神经。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并不高,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没有改变。有论者指出,金融等垄断行业高管人员的过高收入,强化了低收入者的不公平感,加大了他们社会心理失衡状况出现的几率,从而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对改革的支持度。不仅如此,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还不健全、国家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企业高管素质也参差不齐,过度的薪酬激励不仅会加重公众及普通员工的不公平感,还可能会诱发相应的腐败问题。近年来,频频曝光的企业高管违法腐败案件即是明证。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薪酬分配与全民或股东利益息息相关,并不只仅仅是企业管理层的事情,绝不能允许少数人将公众或股东利益个人化。

    当然,我们所反对的,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而不是收入差距本身。“大锅饭”早已为时代所抛弃,合理的收入差距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那么,金融等行业的高管薪酬分配是否合理呢?作为高管薪酬报告撰写人之一的高明华列出了金融业高管薪酬居高不下的三条原因:一是金融业业绩高速增长,平均净利润远超过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也高于一般企业;二是金融业有较强的进入管制,其他行业向银行业扩张时仍十分困难;三是金融业是高危行业,高薪酬可视作对承担高风险的补偿。这些原因仿佛为金融业高管的高薪酬提供了“正当性证明”。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是这样。其中最为可笑的是所谓“高危行业”的说法。试问,如果坐办公室的金融业是“高危行业”,那么还有什么行业不“高危”?借用一下最近很火的“杨澜体”问一句:恭喜金融业成为“高危行业”!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我们的问题是:对于世界上那些从事高空、井下、爆破行业,甚至缺乏应有劳动保护的劳动者,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金融行业高管薪酬居高不下,真正的原因只能归结为国家对金融业的管制及不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前者导致了金融业高速增长的行业业绩以及远超其他行业的利润率,后者则导致金融企业薪酬分配缺乏应有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最终形成了金融业高得离谱的高管薪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还对金融等行业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改革措施。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比重,必将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