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观复】城市里难以言说的意绪-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陋室观复】城市里难以言说的意绪

欧阳
2018-10-08 07:24:02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中秋节,各种合家团聚的声音弥漫,但自个心里却平复如寻常的日子,不是没有感觉——几千里之外的父母那边,电话问候还是要送达的,而是销声匿迹城市有年,不仅是回家和爹娘团聚的念想在现实的消磨中渐渐尘埋,而且连旧时代遗留下来的节日仪式符号,也早就被俺东一点西一粒地扔得一干二净。

  城市善变,我也不是继往圣之绝学的疯子。

  于是,就和近年来的每一个日子一样,继续睡不着觉。不对,过节了,应该说继续不睡觉。看看凌晨3点已过,应该可以睡着了。还真是没错,躺下再睁眼已经近6点,东边晨曦已现,天高气爽,路边绿树轻摇,微风习习。这么好的时日必须去吃早点。

  搬到望京已18个中秋,这些年里,尽管这个地儿种麦子一样长出来很多建筑,但变化的图样我还是能够了然一些的:不用看路,夸张一些说,闭着眼就可以顺利抵达要去的地方。

  今天这间早点铺是这两年才开卖的清真店家,据门口张罗的老哥说是牛街过来的,我喜欢他们的面茶,还有老哥张罗的话语,他叫我大哥,年轻的称兄弟——不是一律“师傅”的京片子,而是更老派的风尚。他们只卖早点,是租用别家门店。门店的名号我一直记不住。

  实际上别家门店的商标我通常也是记不得。夏天的时候在望京和一位画家吃饭,发完位置地图坐等没多久,艺术家说到了,问是哪一家,我不得不跑出门来看上面的牌匾。

  想来是俺乡下人德性没彻底去根儿。村镇里一般不会说街道门牌,或者就没有,具体位置都是谁谁家那儿。人熟啊,相互间亲密得远远超过“不动产”符号。城市对我来说,显然是颠倒过来了。不用脑子过滤不用眼神扫描就八九不离十的望京,那些更密集的人脸却完全陌生,18年来在望京的每一天都是如此,连进出无数次的超市,店家人面孔同样是陌生的,兴许有入眼数百次的店员,那也是一样的陌生。而一些貌似很熟悉的他人,比如我常去的小饭馆,店主的脸熟悉得每次都要招呼一回,“好久没来了哈。”你看,很长时间不见都记得,面熟如外面的马路和建筑一样,然而作为人,心里的草图却一无所知,还不如网络上那些男女都分不清、爱表露自己观点的大神。

  以前住单位那边的时候,走在路上或是在马路边的小馆子吃饭,经常能碰上有所知晓的人,加上单位旧时的大头目有些“土”,而且不像现在进城后爱装洋的后生,他们也安心于“土”的塑像,早上排队买烧饼晚上街边喝二锅头之类的形象也是可以亲眼得见的,感觉自己就像待在小镇子或村子里一样。

  离开市中心到了四环外的望京才有了大城市的感觉:去趟西单那就是出远门……关键还是扎进了陌生人堆儿里,房子和人见多不见少,却年复一年的谁都不认识,物理上的远,心理中的近,真是难以分清。

  城市的包容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亲密地拥挤在一起,相互干着私人生活中谁也离不开谁的事儿,却完全以陌生人的面目相对,离旧式的生活状态——比如村子里谁也不依靠谁照样安享代际生活的人家,却各自端着碗蹲在同一棵树下家长里短的毫无私人空间——越来越远,看着那些怀念乡村、怀念人情世故的文字,不知道该进该退。

  就说当下传统的节日吧,城里的说法,好听得像唱歌一样,然而,或许,大概,庄稼一样生长起来的新城市,却似乎不太把相关的传统仪式符号当回事儿,总想着往前奔,即便那些留下古老建筑的城市,也是如此“本性难移”。对错,关于未来的,没有人知道,那些“保护”下来的旧时代遗迹,比如古老的建筑,感觉多半仅是出于文化上还可以回头的考虑——其实这也仅是一种可能性而已,能不能回头没人知道,就像现在这种陌生人扎堆的现象,有人愿意如此吗?或者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愿意,但它还是这样继续走着。

  想一想,离开谁都没有生存问题,甚至可以老死不相往来的村寨“寡民”,相互之间居然亲密得没有缝隙,而拥挤扎堆儿,密切勾连“相依为命”的现代都市人,互相之间竟然陌生得像带着面具的偶人……

  吃罢早点,天色大亮,月光早已没了踪迹。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对“最美新娘”不能止于感动

    8月30日,国道227线青海门源县路段发生一起车祸,当时,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的“90后”护士周炜和丈夫正在青海蜜月游的归途,距事发地仅20余米。只有加大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力度,爱心才能永续绽放。

  • 航天人才张小平离职风波的警示

    日前,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27日下午,张小平原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张小平个人的离职不存在影响研发任务的问题,但是研究机构也会反思如何留下更多的人才。

  • 平凡的他为何给我们感动

    起于普通,铸就不普通;看似简单,做起来不简单,这是一种升华和境界,也是王继才让人敬佩的地方。守岛看似平常小的开山岛,大的爱国心。有人感到,爱国是个“大词”,好像离自己很远,甚至不知如何表达。什么是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王继才用“守岛就是卫国”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 李德威生前身后巨大反差 是什么击中了大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去世近半月,有关他的舆论热潮一直高涨。几天前,他的同事、中国地大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罗林波发表署名文章《李德威教授生前无名,死时信息爆炸,只因身上有种时代奇缺的东西》,再度刷屏。——诚如斯言,李德威生前身后声名的巨大反差,值得观察。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