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功利,严控中小学全国性竞赛-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远离功利,严控中小学全国性竞赛

针未尖
2018-09-27 07:27:0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当竞赛活动不再有功利性需求,当竞赛成绩不再有升学“含金量”,它们就会回归到其原始的功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培养特长。

  9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要求不得转嫁活动成本,做到“零收费”,且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见9月25日《光明日报》)

  严控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是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的需要。长期以来,全国性竞赛项目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不仅有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并称为“五大学科竞赛”),还有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等等;不仅有教育部门举办的竞赛,还有培训机构、山寨社团举办的竞赛,不仅给中小学生增添了负担,而且让家长“破费”不少,个别竞赛甚至成为家长财力的比拼,交钱就能获奖。

  过多过滥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影响着中小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一些竞赛活动存在严重应试倾向,有的与招生入学挂钩,有的实为谋取利益。一些学生为了在一些重要的竞赛中胜出,甚至逃离学校课堂,进培训班突击。

  如今这一办法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而具体的落实过程则考验着自上而下的执行力。要确保全国性竞赛活动只少不多,功夫要下在竞赛之外。比如,对“竞赛结果不作为招生入学依据”必须动真格,对违规者可以动员学生及家长举报。在高考招生对竞赛成绩不再加分后,也要更进一步,要求高校自主招生不能倚重竞赛成绩。这才是让全国性竞赛活动降温的关键。当竞赛活动不再有功利性需求,当竞赛成绩不再有升学“含金量”,它们就会回归到其原始的功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培养特长。

  严控全国性竞赛还要斩断背后的利益链,将“不得转嫁活动成本,做到‘零收费’”真正落到实处。长期以来,许多针对中小学生的竞赛基本等同于“利益赛”,主办方、承办方要向学生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竞赛成为少数机构和人员牟利的工具,比赛结果却未必体现孩子的真实能力与水平。如果全国性竞赛只能如教育部所要求的那样,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做到“零收费”,一些机构哪里还会有热衷于举办竞赛的动力?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李德威生前身后巨大反差 是什么击中了大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去世近半月,有关他的舆论热潮一直高涨。几天前,他的同事、中国地大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罗林波发表署名文章《李德威教授生前无名,死时信息爆炸,只因身上有种时代奇缺的东西》,再度刷屏。——诚如斯言,李德威生前身后声名的巨大反差,值得观察。

  • 高铁院士王梦恕走了

    王梦恕的人生成长与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他1956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从该院桥隧系隧道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27岁的技术员王梦恕纠正了隧道内净空确定未考虑施工误差、贯通误差的重大设计失误。

  • 直面残缺的人生

    朱鹏3岁户外活动时不慎触及高压电线双臂被截肢。出医院第二个月,被父亲狠心逼着每天用脚训练写字,并逐渐学会了用脚打理生活上的一切。读者自会通过合理想象来填充朱鹏生活的细节。一个主要肢体残缺的人要过上“正常”生活,必定要在其他方面非同寻常。

  • 高铁“座霸”再现 罚则明晰才能根治

    19日上午,永州—深圳北G6078列车上,一位女乘客再现霸座行为。据了解,这名女乘客车票标注的座位是靠过道上个月高铁“霸座男”曝光后,不少人或许都认为网络曝光、舆论谴责加上后续的失信惩戒,会让后来者引以为鉴。但不到一个月,女版“座霸”又再次出现,无疑大大超出了人们的常识预期。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