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考一些“论述题”-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不妨考一些“论述题”

于力
2018-12-24 09:35:42  来源:解放军报

  一名战士在朋友圈里“吐槽”,上学的时候,最怕看到的就是课文后面“背诵全文”4个字;现在,“不怕训练苦,不怕工作累,最怕考试天天背”。一位大学生士兵则直言:“上学4年背的题都赶不上这一年的多。”

  调研了解到,一些单位动不动就下发各类知识题库,诸如“军事常识500题”“卫生救护300题”“主题教育应知应会200题”等等,有的多达几十页、不下千余题。难怪基层反映的“五怕”,其中之一就是:怕题多记不牢。

  如果对这些考题进行梳理,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题型大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内容大多是理论观点、名词解释,基本上都有标准答案。只要考前下一番“笨”功夫,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就能一套题库包打天下。

  “好不容易背了下来,过段时间又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题海战术的弊端不仅在于耗时费力、效果不佳,更为严重的是,考试讲求标准答案,就会倒逼官兵唯答案是从。分数靠答案,答案讲标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则思维难免僵化、思路难免受限。

  而且,官兵一旦把答案当标准,照抄照搬,不假思索,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一个人、几个人不思考,可能不会影响全局,如果一批人、很多人缺乏开拓精神,还怎么建设一支创新型军队,怎能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自古以来就主张学用结合,反对死记硬背。《南史·陆澄传》记载: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军人是要打仗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万万不能成为“背题机器”“两脚书橱”。

  死记硬背,背的只是字儿,理解之后再消化,记的才是理儿。以考促学是一种有效手段,但必须掌握科学方法,不能背离初衷、矫枉过正,异化为形式主义。既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我们在对题库进行“瘦身”的同时,不妨多考一些论述题。采用开卷方式,不设标准答案,让官兵结合自身岗位、联系部队实际,开动脑筋、自由发挥,真正把知识要点变为自己观点。

  军事领域是最需要创新的“不确定性王国”,需要军人具有“更新更勇敢的大脑”。平时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战时就会纸上谈兵、被动挨打。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训练考核,抑或是对抗演练,都要少一些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多一些思辨性强的“论述题”,让官兵学会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学会探索未知、发现规律,学会存乎一心、善谋打仗。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

编辑: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改革先锋国企人②】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四十年春风化雨,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100位“改革先锋”,其中至少有18位来自国有企业,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为获改革先锋称号人员颁奖。

  • 注意从“后移的发际线”反思问题

    最近,一张85后民警的“发际线照”刷屏。这名叫王强的民警工作十年出头,发际线已经后移到了几乎头顶的位置,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不仅地方干部辛苦,很多部队基层干部同样如此。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个旅的机关干部,竟有八九名干部脱发,发际线后移并不鲜见。以至于一些干部自嘲,“躲过了突出的腰间盘却没有逃过后移的发际线”。

  • 40年,六个故事,正能量满满的大师力作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改革开放40年,人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40年总结。六个故事,正能量满满的,适合家人朋友共欣赏。妙语连珠落玉盘,潮语如星满天撒!

  • 郑举选:改革要奔着问题去

    外国人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参观购物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两位武汉人茅永红、郑举选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武汉“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茅永红是社区党建和治理创新的探索者,郑举选是小商品市场“汉正街”模式的主要开创者,格里希是武汉引进的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洋厂长”。他们都为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殊荣,对武汉是鼓舞和激励。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