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开“夜场”如何看-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博物馆开“夜场”如何看

吴学安
2019-07-25 09:22: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有带孩子游览博物馆的计划。其中,不少家长对展馆的夜场活动非常感兴趣。只是,众多博物馆中仅有少量尝试过开放夜场。

  盛夏时节,城市夜色中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博物馆、美术馆开出夜场,音乐会从剧场开到草坪上,看午夜电影、听图书朗读,各种“文化夜市”不仅拉动了餐饮、交通等周边消费和服务,更可以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尤其是有着丰富藏品的博物馆,其开放夜场势必为大众文化消费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随着大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加码,博物馆作为文化重地,日渐走出“冷宫”,成为出行的热门之地。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其中,参观博物馆的游客比例高达40.5%。

  文化需求旺盛,给博物馆的发展打开想象空间。“白天不懂夜的黑”,夜间博物馆别有一番味道。不同于白天的安静,不同于白天的视觉感受,夜色为博物馆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是博物馆独特的资源。大众看惯了白天中的博物馆的常态,却很少能够看到夜间博物馆的景观。这种别样体验对于公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伴随着大众文化需求越来越细,公共文化资源开夜场成为趋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一些博物馆就开始探索“博物馆之夜”活动,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夜场模式。比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每周三、周五晚上会延迟到21时45分,英国大英博物馆每逢周五开放时间延长至晚间8时30分。相比之下,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仍处于试水阶段。一些博物馆虽然在“国际博物馆日”等时段开放过夜场,却并未形成常态。随市民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势必呼唤各类文博机构开出夜场,用高雅艺术滋润人心,满足更高需求的文艺样式。

  博物馆开放“夜场”,让大众多一个文化去处,城市多一点文博味道。这是文化惠民的必答题。开放夜场能够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对于提升公众文化艺术修养大有裨益。对于博物馆来说,通过优质的服务发挥自身在城市晚间的影响力,才能融入城市的晚间休闲和消费体系之中。对于城市而言,博物馆延长晚间开放时间,则回应了所在城市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的需求。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劳动教育如何才能不被忽视

    根据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我国义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位列“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

  • 中工时评:真正让快递小哥望得见未来

    今后,给你送快递的快递小哥很可能会具有正高级职称。这不是笑话而是实话。日前,苏州22名“快递小哥”获评“快递业高级工程师”职称。

  • 中工时评:一律不搞脱贫摘帽庆祝活动:好!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发文要求进一步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明确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贫困县摘帽后,必须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一律不拍摄摘帽专题片。

  • 中工时评:请为青年医生减减负

    为年轻医生减负,并不意味着公众所获得的诊疗服务就会变差。如果医疗资源供给多元化、丰富化,那么年轻医生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也会得以改善,群众的看病体验感也会提升。而这,就需要加大医疗资源投入,这样的投入包括了硬件和软件,如果只是医院大楼盖起来,医生、护士的编制却未增加,那么即便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依然不能祛除年轻医生的黑眼圈。

人物

  • 铁路初心(四):奔跑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

  • 皓首穷经为求真

    九旬老人金常政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编审、原副总编辑。他亲历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问世过程,参与编纂和从国外引进数十部百科全书。他还撰写数百篇论文,出版《百科全书学》等7部专著,为中国百科全书编纂学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

    十几天前,百度CEO李彦宏在公开会议上被泼了一瓶矿泉水,舆论哗然。当时就有人说,这次泼的是水,下次会是什么?下次会是谁?不料一语成谶。

  • 于瑾: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

    52年的生命里,28年站立在三尺讲台,于瑾把一半的人生岁月都奉献给了教书育人的事业。当她的话语回荡在教室里,身影行走在校园里,熟悉她的师生们或许并不觉得有多么特别,直到她遽然离世,人们才突然明白,他们就这样永远失去了一名值得爱戴的师者。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