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入职要盖35个章的“老传统”该改了

陈先哲
2019-11-29 10:29:49  来源:中国教育报

  石向阳 绘

  近日,一名微博网友发帖称:西部某高校一位新入职的教师,一直在找12个校领导和23个职能部门处级干部签字,至今还没签完,并附上一张教职工报到通知单的照片。该校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受访后表示确有此事,报到通知单需要领导签字是学校老传统,目的是让新入职教师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但没有规定一定要签完。

  相关负责人的解释似乎还蛮有道理:新教师入职,是应该熟悉各管理部门,方便以后工作和沟通。而且,这又是多年的老传统,很多单位都差不多,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但是,仔细想想似乎又有不少问题:既然是美其名曰让新入职教师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完全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见面会、座谈会,让管理部门的领导们放低姿态,主动来欢迎和认识学校的新生力量。为什么一定要采取要新教师们轮流去“拜码头”的方式呢?而且领导们又太忙,常常是寻人不遇。再者,说是不用签完,但如果不签完或多签几个,没签到的领导会不会不高兴呢——某某老师,我怎么没见过你啊?你一定是没来找我签字吧?

  当然我们也相信,相关管理部门的做法肯定不是为了为难新教师,其出发点也确实是好的——让新教师们更快熟悉相关人和事,尽快融入学校的大集体。但是,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可能未必认真思考过:这样做考虑到新教师们的内心感受吗?还是只出于单位的老传统?抑或只是便于管理?现在有人反馈一些不同意见了,有些管理者可能也会觉得委屈,甚至会认为教师们不理解自己的工作和良苦用心。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纠结甚至矛盾的情况:教师们希望减少无谓的“被管理”——尤其是各种琐碎的盖章、签字和申报审批等等;但管理人员又不断增加各种管理环节和手续,一方面来自于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增加的任务需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自身部门的管理思维惯性,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个别人的权力思维作祟。

  前不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实迫在眉睫。上述这起事件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一叶可知秋,其背后反映的正是高校治理工作依然有不少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尽管现在我国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但外延式发展的惯性依然挥之不去。如今很多大学在教学科研的数量甚至质量的各种评价指标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一些高校在治理思维上仿佛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谓正逢其时,既是对当前国际、国内综合形势的精准判断,也吹响了各个领域需要改革深化再出发的号角。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要治理理念现代化。务必要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权力思维,以师为本、以生为本,踏踏实实为师生做实事。新时代的中国大学,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温度。无论是新教师入职还是老教师荣休,都完全可以采取更加温情、更受欢迎的双赢方式,既有仪式感,又有获得感,而不是增加彼此之间的负担。其次,还要治理机制现代化。尤其是厘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既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要建立互信机制,形成“合力”。最后,还要治理手段现代化。现在有很多方便快捷的科技手段和智能设备,如何结合实践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效能,是现代大学必须尽快提上日程的重要事情。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宁可错拆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宁可错拆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且不说此话极易让人联想到旧制度下,那些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派的残酷暴行。单就此区镇政府违法强拆民建且拒不纠正的行为而言,其对于群众合法权益的漠视,对于国家法治的践踏,用简单粗暴野蛮霸道来形容,并不为过。

  • 中工时评:多边主义代表世界未来

    金砖国家领导人近日在巴西举行了第十一次会晤。此次会晤正值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的关键时刻,如何克服发展瓶颈、化解全球治理难题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此情况下,金砖国家用团结合作向世人表明,多边主义才是未来的方向。

  • 中工时评:从学好必修课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11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发表的重要讲话:《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 中工时评:中希交流互鉴共创文明典范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人类命运日益融为一体的当下,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该如何相处?是以己为主互相对抗还是平等相待友好合作?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希腊的关系发展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典范。

人物

  • 这位工龄62年的“老师傅”,是“国宝”!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水电分厂,矗立着一台“功勋设备”,它是1957年安装并投入使用的苏联进口9米立车。1957年,9米立车正式落户哈电集团电机公司。

  • 抱持事业心态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 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他从此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却在西北戈壁滩带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被人们称作“核司令”。在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于敏接受研制氢弹的任务,先后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罗布泊沙漠腹地的一声核爆惊雷,为他赢得“氢弹之父”的称号。

  • 张云雷,砸挂也该有砸挂的“道”

    最近,相声演员张云雷因为用污言秽语调侃京剧表演名家张火丁、李世济,而上了热搜。这距离他上次拿唐山、玉树和汶川地震民众“砸挂”,犯了众怒被处罚,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 92岁特等功老兵深藏功名70年:我只是尽一个士兵的本分

    初见应隆滚,一眼看上去和普通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却依然保持着端正的坐姿和专注的神态,流露出一名老兵的气质。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