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学徒制应成“现代工匠”孵化器-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新型学徒制应成“现代工匠”孵化器

张西流
2019-08-08 14:48:18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近日从浙江省人社厅获悉,浙江制订出台了《浙江省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大规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案将学徒的对象从“新招用职工”扩大到“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职工”。方案明确,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还可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8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型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社会,“新型学徒制”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均广泛开展了“新型学徒制”,形成了各自的经验和发展态势。可见,浙江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既是同国际职业教育趋势接轨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具体举措。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培训一直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这便是“新型学徒制”的雏形。早在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制订了工作方案。同时,第一批参与试点的共有1180多家单位,其中包括20个地级市、26个行业组织、55家企业、510所高职院校和572所中职院校。

  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院校在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经验。比如,在教育部通知下发之前,广东省中山市就已经制订了相关的工作计划,在7所中职学校和2所高职院校中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并在部分学校及企业探索“英式新型学徒制”教育模式。又如,在“新型学徒制”基础上,安徽省滁州市探索“订单培养”模式,由政府财政“买单”,所有中职生免除学费;在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能在企业进行实训,并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待到毕业时,学生就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无就业之忧。特别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园区-企业-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共建“产、学、研、培、创、赛”深度合作平台,“新型学徒制”在打通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更多“现代工匠”。

  换言之,要推进“新型学徒制”,使之成为“现代工匠”孵化器。首先,发挥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同时,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个核心,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特别是,鼓励企业与参训职工协商一致,灵活调整工作时间,保障职工参训期间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只有持续推进“新型学徒制”,才能培养更多“现代工匠”,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摘牌有力量,挂牌才更显分量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7家5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它被取消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 中工时评:净化平台内容需要“人机结合”

    反低俗依靠单一人工和技术手段无法实现,人工、技术手段需有效结合起来。“人机结合”方可织密“反低俗”网络,提高内容质量治理效率,更好地净化内容生态。

  • 中工时评:应届生年薪百万,妥否?

    近日,华为对2019届引进的部分顶尖学生进行年薪制管理,其中两名博士年薪制上限达到200万元,其余6人年薪制上限也均突破百万元,引起关注。

  • 中工时评:美国不管,韩日争端要失控?

    进入7月以来,由于日本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实施管制,韩日关系持续紧张。韩国曾指望美国能够出面斡旋,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访问日韩后表示,美方无意介入两国争端。夹杂着历史问题、领土争议和经济纠纷的日韩关系,可能会进一步走向激化。

人物

  • 从源头防范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近日,知名短视频UP主敬汉卿被一家公司告知,他的名字已被该公司注册为商标,敬汉卿本人无法再使用此名字作为平台账号名称,包括登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会收到侵权投诉。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 余元君:初心的力量

    从事水利工作25年的余元君,用生命实现了自己“希望将来能为家乡有所贡献”的初心,为“治水兴湘”奋斗到最后一刻;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用忠诚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精神。

  • 李桓英:想搞事业,别怕付出

    旁人谈“麻”色变,李桓英却勇往直前,成为与麻风病零距离接触的第一人。她在95岁光荣入党,98岁依然坚持工作,感觉自己“活了两辈子”。下乡不叫苦,翻车不叫苦,生活从不搞特殊,李桓英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我的生活就是适应国家的需要”。

  • 新时代 铁路榜样丨董天胜:我在中老铁路当管家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老两国友谊的标志性工程。能在中老铁路项目中历练成长,他觉得无上光荣,使命在肩。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他选择了迎难而上。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