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精神”历久弥新-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时事

“小岗精神”历久弥新

刘新跃 徐济益
2018-10-18 11:28:46  来源:光明日报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在一份生死契约上摁下鲜红的手印,由此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助力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小岗村因此被视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40年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当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经过不断丰富,逐渐沉淀和凝练为“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调研,再忆改革历程,重温“小岗精神”,再释改革决心。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小岗精神”是“大包干精神”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向前而历久弥新且熠熠生辉。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手握新时代的入场券,放眼乡村振兴的如火如荼,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进一步诠释“小岗精神”的时代价值,持续发挥其动力支持、价值引领的作用。

  打破思维定式,敢于创造。1978年小岗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创新实践,证明了思想禁锢是难以实现发展的。在此之后,安徽又率先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一户一块田”改革等,不断将农村改革引向深入。这启发我们,在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式,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村情剖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厘清自身优势与不足,瞄准发力的方向,科学谋划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切实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此外,改革还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并凝聚蕴藏在他们中的巨大创造力,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收获更多“获得感”。

  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能有今天的成就,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发挥了广大基层干部的重要作用,这些干部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广大乡村干部要弘扬沈浩同志等党员干部身上所体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真正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民意,坚持为人民服务,充分调动村民和社会各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汇聚乡村振兴正能量,避免徒陈空文、浮光掠影。

  勇于追梦,敢于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大包干”之后,小岗人一夜越过温饱线;在沈浩书记以及后任书记的带领下,小岗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致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创新、创业、创意融合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努力推动新时代小岗发展再提升。小岗40年的奋斗史有力证明,弘扬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就一定能够以苦干续写辉煌,用实干托起梦想。

  “小岗精神”对于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展示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面貌的一个窗口,也是我国农村政策的奠基石,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小岗精神”,不是仅仅讲好小岗故事,擦亮小岗名片,更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展好“小岗精神”。改革越深入,挑战和险阻出现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会更加突出,我们要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持蹄疾步稳地推进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均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社会注意力不应消磨在无意义狂欢中

    如果人们都满足和热衷于对“无意义”的追捧,满足于在“无意义狂欢”中沉浸,公共传播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沦为纯粹的“流量导向”。在信息时代,尽管网络空间所能容纳的资讯量貌似无限庞大,但个体的注意力和时间精力却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流量经济的兴起

  • 我认识的保罗·艾伦

    微软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于15日因非霍奇金淋巴癌逝世,终年65岁。就像保罗,他的一生虽然不长,但做了许多对人类有意义的探索,应该是很值的一生。

  • “狂奔小姐姐”用暖心善举提升文明空间

    在武汉地铁3号线后湖大道站,地铁工作人员周淼五秒飞速跑到电扶梯扶起老人。这一幕被视频记录,迅速火遍全网,全国网友称周淼为“狂奔小姐姐”,纷纷为她点赞。

  • 王泽山:国家需要,就是使命

    有人问王泽山,1996年时你就已经61岁了,两次摘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似乎可以功成身退了,为什么还一直坚持科学研究?王泽山说火炸药是一门研究“热”的学问,可这个专业本身是个“冷门”——基础、枯燥,甚至危险,要坐冷板凳,很多人说搞火炸药的人“一辈子也出不了名”。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