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强制技术转让说”站不住脚-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今日推荐

新华社:“强制技术转让说”站不住脚

新华社评论员
2018-10-16 07:28:54  来源:新华社

  美国领导人日前在智库演讲中妄称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盗窃知识产权”。这一说法不仅是美方抹黑中国的陈词滥调,更是罔顾事实的无端指责。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既是广大科研人员长期奋斗的结晶,也是长期开放合作政策的硕果。

  中国是现代科技的后来者,学习发达国家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途径。回看美国自身的科技发展之路,关键词也少不了“引进、学习、借鉴”。从19世纪直到二战,美国从全球各地引进大量人才,学习欧洲传统强国的先进技术,才拥有了现在的科技实力和地位。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创新活力与能力与日俱增。目前,中国科研论文发表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技术专利申请量已居全球首位,从一个侧面折射中国科技进步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结果,是全体人民特别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2000年以来,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2017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76万亿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所说:来自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巨额投资中受益的优秀企业家,来自推崇卓越、注重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制度。

  中国科技创新的艰苦努力震撼世界,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行动更是赢得广泛认可。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等方面的显著进步,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指出,过去40年,中国建立起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该组织前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也评价说,中国的相关努力和成效“在知识产权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罔顾事实,只会被事实“打脸”。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期举行的关税听证会上,罗技等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企业的多家美国公司公开表示,并未许可或被要求许可将任何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也未被强迫将知识产权或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

  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合作过程中发生的技术转移,源自发达国家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的主动技术转让及产业转移。实际上,多年来美国在华企业通过技术转让与许可获得了巨额利益回报,是技术合作的最大受益者。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仅2016年中国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就达79.6亿美元。

  美方之所以取得丰厚收益,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取得扎实成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中国使用外国技术支付的专利授权和使用费增长4倍,为本国境内使用的外国技术支付费的规模已达全球第二。

  对属于市场行为的技术转让横加指责,其实是私心私利作祟,完全背弃了契约精神。更为讽刺的是,在高科技领域,大搞贸易“不自由”的恰恰是美国自己,高科技出口管制、禁运是其遏制别国发展的常用手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因为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美国政府从2015年开始对中国四家超算中心禁运英特尔“至强”服务器芯片,“精确狙击”的意图明显。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17年4月的报告分析,美国若将对华出口管制放松至对巴西的水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可缩减24%;如果放松至对法国的水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可缩减35%。

  明眼人不难看出,所谓“强制技术转让、盗窃知识产权”等说辞不过是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的幌子。美国前副国务卿、基辛格咨询公司副总裁罗伯特·霍马茨直言,中美贸易摩擦仅仅是表象,它折射出的是美国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充满焦虑,这也是近期以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高科技公司出台一系列限制性政策的原因之一。

  科技进步造福全人类,而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作为全球科技投入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加强合作利在两国、功在世界,封闭排外只会“损人不利己”。美方应摒弃零和思维的执念,放下动辄挥舞的大棒,走上合作共赢的正道。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见证40年】“我喜欢出发”——访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

    从1978年考上大学到2017年完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林鸣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整整40年的沧桑巨变。在这40年间,从科员到总工程师,他的头衔随着工作的调整不断地变化。这背后对应着一个个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折射出我国桥隧建设发展的轨迹。

  • 见证人·第十期|李谷一:春晚常青树 歌声飘过40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 厚积薄发迎来公路蝶变

    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交通运输事业,到2009年退休;从陕西省交通厅计划处副处长,到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全身心投入公路建设,到深度参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 李蓓:用“透视眼”为战鹰探伤

    人物小传:李蓓,航利集团压气机故障检查员,空军航空修理系统技术能手。曾荣获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名,工厂“三八红旗手”“质量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若非这身蓝色工装,你很难将李蓓和工匠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