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校外培训须用心用力-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治理校外培训须用心用力

黄艳
2020-05-28 10:16:5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这段话朴实真挚,“用心用情用力”打动每一个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在感动之余,又感到一份特殊的压力。教育一直是特别重要的民生事业。但是,当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校外文化类培训机构的治理。违规文化类培训机构治理难、效果差,不少群众意见比较大。

  不少人认为,培训机构的存在是因为市场有需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认为,培训机构的市场需求不是真实需求,而是培训资本刻意制造出来的市场需求。我想做个类比,那就是老年人的保健品。在国家大力整治老年保健品市场之前,商家有的是办法让老年人相信保健品是必需的,是延年益寿的——多少老年人为此花了冤枉钱。在我看来,校外培训市场同样存在人为制造出来的伪需求的情况——有些培训既非学生个体必需,更对教育总体发展无益。当前,培训机构已日益产业化,作为产业,必然有做大自己的冲动,只要自己能赚钱,它不惜占尽学生的课外时间,榨干家长的钱包。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108位全国政协委员集体呼吁“中小学生课业减负”。但是,这个负容易减吗?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少学生出校门就进培训班的状况值得深思。其实,一些培训机构自身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差。校外培训内容往往不过是学校教学的二次加工,不提供新知识,不培养新能力,教学手段单一,以训练为主,至多短期有效,久而久之令人厌烦,丧失学习积极性。同时,培训机构经常传递功利主义价值观,违背教育基本价值观念。二是师资水平差。有媒体最近推出一篇“网上教师资格存疑”的报道,那些号称名校毕业的培训人员,不仅没有教师资格证,入门也很简单:“只需会说普通话,通过面试和培训,即可上岗。”记者调查的还是知名培训机构,其余的中小机构可想而知。三是教学条件差。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培训机构往往选择租金低廉的场地,环境较差。四是定价无监管。课时费动辄上百元甚至几百元,过个寒暑假,不少家长就要在孩子的课外培训上花费几万元,这让很多工薪家庭不堪重负。

  我觉得,培训机构治理必须摆脱教育部门单打独斗的状况,启动公安、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关于培训机构治理,我还有几条建议。一是建议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严格培训机构依法经营。二是严格限制校外培训机构开设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化课程。三是对培训内容与中小学文化课内容差异化互补的培训机构,依法鼓励。四是加大开放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力度。五是各级政府部门成立治理联动机构,定期开展对违规开设的补习班的清查治理行动。

       (作者系河南省安阳市教育局局长)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