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SCI 科学评价学术成果-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准确理解SCI 科学评价学术成果

张雷生
2020-02-26 10:39:5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扭转“SCI至上”现象,首先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正确认识和理解SCI究竟为何物,如此方能正确理解《意见》的初衷,在贯彻执行《意见》,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及制度时,真正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进而才能科学公正地评价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贡献,从而真正扭转科技创新中出现的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SCI及其指标体系。众所周知,SCI作为一种综合性科技引文检索刊物,是一个运用文献离散律理论和引文分析理论而建立起来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本身并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附属产品《期刊引用报告 (JCR) 》提供了引文分析和期刊影响因子报告,通过统计论文被引用频次等指标,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排名,进而形成了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乃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等,被用作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出现了过于重视学术产出GDP的现象,对SCI论文的重视程度偏离了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的本意。须认识到,SCI论文不过是发表在被SCI所收录的期刊上的文章而已,不代表一定就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成果。

  其次,正确认识SCI的科研评价功能。概括而言,SCI的功能主要包括获取文献信息,研究科学结构把握发展态势,帮助科研人员选择阅读和权衡投稿方向,评价科技期刊质量选择和确定核心期刊,为图书情报研究和信息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SCI的确具有庞大的数据信息支撑, 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某一国家或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及绩效等进行评价,但需要强调的是,SCI只是评价参考依据,而绝非学术评价正确无误、至高无上的唯一标准。

  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员招聘、职称晋升、职务聘用、人才称号、科研项目、荣誉奖励等各个环节都和SCI论文的发表状况直接挂钩;自然理工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的毕业条件中也明确规定要求发表几篇SCI论文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出现这种现象反映的是SCI科研评价功能被错用。高校科研管理和评价部门,不能片面注重SCI的评价功能,更不能把它的评价功能无限扩大化甚至神圣化。对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同时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再其次,要正确认识SCI在科研评价中被错用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在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考核“指挥棒”的指引下,能否发表SCI论文,已经发表多少篇论文,期刊影响因子多高,论文发表在几区等指标,成了评价科研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乃至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为了发表而发表成为一些人遵循和信奉的价值信条,由此造成了“SCI至上”的乱象。

  正如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所言,文件的出台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希望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扭转“SCI至上”现象,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作者系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编辑:迟语洋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着工作着,他们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服从大局任劳任怨、听从指挥勇敢“逆行”,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维护着社会的肌体健康。

  • 中工时评:推动复工复产要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

    各地各级工会也应当充分发挥职工服务热线、服务APP和公众号等在线工具的功能,对涉及职工权益的问题提前介入,有效疏导,合理协商,有效确保非疫情重点地区的各行业复工复产顺利进行。

  • 中工时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了积极变化。根据国家卫建委的数据,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人物

  • “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你!” | 中国医生,我想对您说……①

    有这样一群小朋友,在疫情面前他们目睹了中国医生的勇敢与担当,他们梦想着有一天,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 首都统一战线助力疫情防控咨询服务 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组建专家团队

    25日,记者从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做好社会的防疫科普、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服务,首都统一战线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组建专家团队,围绕社会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会上,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祁金利表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有一批专家在医学和心理咨询领域具有专长,并且热心服务群众公益事业。

  • 危难时刻不退缩!杜富国兄妹的话,让人内心火热……

    请战书被批准那天,杜富佳来不及当面向家人告别,匆匆由贵阳坐飞机赶往武汉,她说:“哥哥在雷场上喊出的那句‘你退后没错,这位两次递交请战书,申请到武汉参加抗疫阻击战的年轻护士,就是“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的妹妹。

  • 有这样的英雄,我们战“疫”必胜

    2020年新年伊始,疫情来势汹汹,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抗击新冠肺炎。在这个特殊时刻,有一群人坚守在一线,共同与病毒斗争,守护万家灯火。或因使命担当,或因情义大爱,这其中的每一份坚守,都让人敬佩。“孩子,妈妈去打怪兽了……”在疫情紧急的关键时刻,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冲向抗“疫”一线,把希望带给别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