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儿童免票“看年龄”应是“最佳标准”

叶金福
2020-05-22 14:31:43  来源:东方网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共场所儿童免票标准在1.2米,半价票标准在1.2米到1.4米之间(火车票乘车半票标准为1.2~1.5米)。“设立儿童票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儿童的成长提供便利的环境,但近年来,儿童的平均身高早已达到甚至超过这些标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鲁晓明着眼身边,建议普遍实行儿童身高、年龄“双轨制”票务优惠。(5月22日《信息时报》)

  近年来,在公交车、列车、客船、旅游景区、游乐园等场所,儿童票优惠的“标准”一直争议不断。有的坚持“量身高”,凡身高超过“1.2米免票线”,就得买票方能“过关”。也有人提出“年龄兼身高”,说这个“折中”办法好。虽然各说各词,各说各理,但笔者以为,儿童免票“看年龄”应是“最佳标准”。

  众所周知,在公交车、火车、客船、游乐园、旅游景点等地方,往往都设有儿童免票身高线,这既是公共服务部门优质服务的体现,也是彰显社会对下一代关爱的体现。但多年来,儿童免票身高线一直停留在1.2米这个位置上,一些地方甚至还停留在1.1米这个位置上,已经远远不适应当今儿童身高的现实和要求。

  其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儿童生长发育很快,在公交车、火车、客船、游乐园、旅游景点等地方,“过高”的儿童大有人在。我们不是经常在公交车上、旅游景点门口,听见一些家长轻轻地咬着孩子的耳朵说“蹲下去点,矮点就不用买票了”这样的“教导”吗?曾听一位家长无奈地相告,她的孩子才8岁,就已经1.5米了,每次坐公交车、去游乐场、逛景点等场所都要买全票了。可见,儿童免票“看身高”这样的“标准”早已“不合时宜”,是该“更新标准”了。

  笔者以为,判定一名儿童是否达到购票的标准,不应只以“身高”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因为这样的“唯一标准”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如果仍然以“身高”作为是否免票的“唯一标准”,那势必会使“儿童免票”大打折扣,一些年龄不大,但个子超高的儿童就会过早地“错过”儿童免票的“福利”了。这对那些“个高”儿童显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笔者以为,判定一名儿童是否达到购票的标准,“看年龄”应是“最佳标准”。现在人人都有身份证,当儿童外出乘坐公交车、去游乐场、逛景点等场所的时候,只要拿出身份证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孩子的实际年龄,是否需要购票也就“一清二楚”了。同时,这也免去了家长和售票人员的一些不必要的“口舌”,甚至一些孩子也无需有违诚信而“装矮”了。如此一举多得的好办法,缘何不去尝试一下呢?

  但愿各地公交、列车、旅游业、游乐园等服务行业,不妨走出“老观念”“老传统”“老规定”,尽早摈弃“量身高”的做法,把儿童免票从“量身高”转为“看年龄”,从而真正让儿童免票“只量身高不看年龄”成为历史。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