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动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财经

激发创新动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政协辽宁省委员会
2018-10-15 15:47:01  来源:辽宁日报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纵览历史和现实,明确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特别是提出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直击制约东北以及辽宁振兴发展的要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全省上下务必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辽宁振兴的根本途径,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孕育壮大新兴产业,辽宁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但放眼国内,对标先进,我省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依然较慢,新动能不足的问题客观存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唯有持续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和支撑作用,通过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扬长补短,实现辽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激发创新动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关键是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论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辽宁靠实体经济起家,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这不仅是辽宁重振雄风的必然选择,更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与责任。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深入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落实好工业八大门类产业发展政策,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重要方向,抓住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推动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激发创新动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是要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今年以来,辽宁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喜人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产业“老”中生“新”,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叠加共振,为振兴发展积聚了后劲。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凤凰涅、腾笼换鸟,告别“原”字号和“初”字号,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努力建设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平台,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激发创新动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根本在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辽宁科研院所、高校众多,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家底”。但目前看,我们的这一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科研投入少、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尽快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跨越。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创新高地建设,拓展创新发展空间。通过不断加强科技供给能力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进入新时代,“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不应再成为“流行曲”;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才是未来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主旋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与鞭策,我们要拿出时不我待的干劲、百折不挠的韧劲、敢想敢干的闯劲,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加快结构调整和新动能培育,坚定走对走实走好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优质发展的振兴之路。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见证人·第十期|李谷一:春晚常青树 歌声飘过40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 厚积薄发迎来公路蝶变

    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交通运输事业,到2009年退休;从陕西省交通厅计划处副处长,到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全身心投入公路建设,到深度参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 李蓓:用“透视眼”为战鹰探伤

    人物小传:李蓓,航利集团压气机故障检查员,空军航空修理系统技术能手。曾荣获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名,工厂“三八红旗手”“质量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若非这身蓝色工装,你很难将李蓓和工匠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 千里追逃,让行贿人寸步难行

    “他不在的日子,我整天做噩梦,担心丈夫在缅甸吸毒、赌钱,害怕他被人陷害。这样的日子算是熬到了头,他回来了今年7月24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外逃人员程志友在中缅边境的打洛口岸被顺利交接入境。这是该市监察体制改革后,首个在境外被抓获的行贿犯罪嫌疑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