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识读繁体字没必要-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全面识读繁体字没必要

罗树庚
2019-12-11 13:57:56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给出答复: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的确,认识繁体字对加强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阅读古籍、借助字理识字明义也有帮助。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认识繁体字有诸多好处,就一定要求恢复使用繁体字,强行要求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汉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今天的简体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的确,有些汉字因为简化以后,表音表义不如繁体字那样一目了然,但在对中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为了通过字理识字、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与理解,老师有时会把汉字的演变过程呈现给学生,“由繁识简”或“识繁写简”,同样达到了预期效果。但这是因人而异、偶尔为之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汉字的学习都需要这样做。我们不能把这样一种教师自主选择、灵活运用的教学策略,变成一种硬性规定。换而言之,根据教学需要,偶尔认一认、识一识、读一读是可以的,但提出全面恢复识读繁体字则没有必要。

  提出相关建议的政协委员认为,简化汉字存在诸多方面弊端,会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的历史传承。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文字是记录、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中华文化的大量信息是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识读繁体字、进行古汉语研究,这是少数学者、专家要做的工作。对于广大普通民众而言,不识读繁体字不会影响文化的历史传承。全面恢复识读繁体字,既有违相关法律法规,又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当前,有些地方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旦全面恢复识读繁体字,负担会更重。

  目前,确实还有一些地区、国家在使用繁体字,但必须认识到,简体字是在广大老百姓普遍认可的基础上,经过专家斟酌、推敲、完善形成的,是经由国家权威发布的。也必须看到,经过几十年的使用,简体字已经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体字使用人数及区域与简体字的受众面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随着地区、国家间交流的加深,也不排除使用繁体字的地区、国家会吸纳我们的先进经验,化繁为简,逐步推行简体字,因为由繁趋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出恢复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初衷很好,也有一定道理,但没有必要硬性推行。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就非得在生活中处处“复古”。根据识字教学的需要,在学生识字学习过程中,适当采用“识繁写简”“用简识繁”无可厚非,但如果硬性规定,并不可取。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这个专供“职工说事”的工作室,值得关注!

    据12月10日的工人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不少企业里,多了一个专门的“职工说事”工作室。在这里,企业有关负责人会定时定点等着职工上门,让职工有什么诉求尽管提,有什么不顺心随时说。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正从以往一年一次的职代会交流扩展为日常、实时的沟通,搭建起职工与企业双方的连心桥。

  • 中工时评: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抓实

    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各地要着眼稳就业大局,出台更多支持新增就业岗位的措施,抓紧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在积极扩内需、稳外贸带动就业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举措。

  • 中工时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

    近日,全总下发《关于参与做好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向欠薪“顽疾”发起总攻,社会舆论对此给予高度赞誉。

  • 中工时评:着力把文化宫的“工”字招牌擦亮

    今天的工人日报一版头条报道,今年以来,山东工会实施工人文化宫3年集中整治和提档升级行动,成效明显。山东省总负责人表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坚决打赢工人文化宫集中整治提升工作攻坚战,努力打造职工精神文化新家园。

人物

  • 她的坚强是面镜子,照见一些人的懦弱

    “瓷娃娃”“袖珍姑娘”……这是磐安女孩曹丽珍与身俱来的标签。这个36岁、身高却只有75厘米的“袖珍姑娘”,在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最终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 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又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一则因为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二则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 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特别

    社区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是特别。除了一张工作照,还留有姓名、联系电话、地址,并配着一行双色标注的文字——“如果你需要办理户口、居住证,及调解家庭、邻里纠纷,请添加此微信号进行咨询和预约办理。”

  • “农民院士”,火热时代的精神坐标

    连日来,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的朱有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神州大地不胫而走,引起强烈反响。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