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科学决策重在落实
//www.workercn.cn2014-03-27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贯彻落实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既是各级党委的首要主体责任,也是全体党员的重要政治任务。总体上看,落实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重决策、轻督查,不管落实;有的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不全落实;有的瞻前顾后、缺乏担当,不愿落实;有的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落实,等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落实的要求,切实解决工作中落实不力的问题,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时不我待。

  要以“保持一致”的态度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是全党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以保持一致的政治态度,认真、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决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

  一是要在原原本本、精研细读中领会精神、统一思想。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神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逐篇逐章、逐字逐句,专题研讨、学深学透,经常学、反复学,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和思想真谛,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二是要在结合实际、举一反三中融会贯通、深化认识。要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本地发展实际,带着问题,深入思考,潜心钻研,真正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消除疑虑又入脑入心,既强化理论武装又注重指导实践,既理清工作思路又破解发展难题。三是要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付诸实践、步调一致。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学到的思想真谛、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形成的思维方法、观念认识指导实践,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统一思想、保持一致、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要以“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凝心聚力、形成共识。最大公约数,是指用辗转相除法求出多个整数的最大一个共有约数,这里借以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凝聚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广泛共识,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寻求公约数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认识、形成聚焦合力的过程。要把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在寻求最大公约数上下功夫。

  一是要有求同存异的包容心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项重大决策的酝酿、出台与实施,关乎群众诉求,关乎各方利益,必须要有有容乃大的气度,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通盘考虑,统筹兼顾,既可以“求同”也可以“存异”,争取最大限度的“求同”,努力实现求大同、存小异。二是要有凝聚共识的正确引导。能否寻找到最大公约数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勇气和智慧的考验。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注重释疑解惑,回应群众关切;又要坚持问政于民,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善于集中民智民力,促进“存异”转化为共识。三是要有心齐劲足的强大合力。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发展到了转型期,没有合力,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发展就难以科学前行。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众识、聚众力、汇众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

  要以“底线思维”的意识从容应对、务求必胜。“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导向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心态,它要求做最坏的打算,追求最好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也是坚持“两点论”的辩证思维。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未雨绸缪,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一是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开放的事业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要坚持问题导向,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汇集人民群众智慧,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要不遮掩、不回避,敢于直面问题、回答问题;既要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又要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改革发展的倒逼机制。二是要树立底线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围绕改革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结果”,既要看到有利因素又要看到不利因素,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想细想实,大胆思考、小心求证,认真研究制定各种应对预案,做到有备而来、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化险为夷。三是要树立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要根据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谋事在先,防范在前,开展决策风险评估,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做到决策实施与风险可控,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四是要树立担当意识。敢于担当需要领导干部的勇气和智慧。要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既要通盘考量底线,又要牢牢坚守底线;既要在直线上领跑,又要在弯道上超越;既要在底线上严防死守,又要在底线上大举进攻,确保底线不失守、防线不崩溃。

  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好比钉钉子,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是力学三要素原理的生动实践,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同时发力。抓落实更是如此,可借可鉴。

  一是要选准着力点、找到突破口。这是抓好落实的重要前提。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实际出发,从关键抓起,从最紧迫、最需要、最薄弱的地方入手,选准工作的着力点,找到推进的突破口,实现改革发展的新突破。二是要把好方向、不偏不倚。这是抓好落实的核心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方向明,路才正。否则,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既定目标不变、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不偏,努力推动中国这艘巨轮直挂云帆、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三是要胆大心细、积极稳妥。这是抓好落实的关键环节。面对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复杂矛盾和艰难险阻,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既要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盲目蛮干;既要积极探索,又要稳妥推进,使改革少些阵痛、发展少走弯路。四是要一件一件地干、件件见成效。这是抓好落实的根本目的。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学会弹钢琴,分清轻重缓急,把改革的工作一件一件地干起来,把发展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掉,做到干一件成一件带一片。

  要以“三严三实”的心境修身做人、干净干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同时,他还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语言朴实,思想深邃,既于外严守规矩又于内提升修养,既廉洁奉献又勤勉务实。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必须在做事做人上都要严而又严、实而又实,做到勤俭、公正、踏实、清白。

  一是要勤俭办事。南北朝时期陈国皇帝陈叔宝、隋炀帝杨广、秦始皇及秦二世因奢侈浪费而走向灭亡,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赵匡胤因躬行节俭而成就辉煌。勤俭办事,既要勤勉又要节俭,既要持得了家又要守得住业。要大办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一点一滴做起,勤俭办一切事情,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二是要公正办事。做事做人,贵在公、难在正。要坚持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严以用权,大公无私,不存私心杂念,不谋一己之利,做到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三是要踏实做人。古人云:“欲当大事,须是笃实。”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慵懒、不虚度,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要襟怀坦白,不浮夸、不虚华,不好高骛远,不争名夺利;要讲求厚道,注重平和,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四是要清白做人。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写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朝海瑞、宋代包拯,一生为人清正忠厚,他们身虽远逝,但清白做人的人格力量千秋不朽。清白做人是检验为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衡量人品的基本要素。要严以律己,洁身自好,从小节做起,慎微慎独、慎权慎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拒腐防变的底线,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作者单位:市委督查室)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