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端方之臣王德用
马军
//www.workercn.cn2016-07-11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更多

  

  王德用是北宋仁宗时期的名将,官至节度使、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明道元年(1032年),有个军人拿着皇帝诏命,找到福州观察使王德用,要求弄个官当。(正常情况下,皇帝诏命都是由朝廷大臣按程序来办理,他这个级别的军士是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显然,这是特事特办。即便违反原则,也要看在皇帝的面子上,通融一下。)可是王德用却说:“军人的赏罚升降自有军队的制度说话,靠求是不能得到的。倘若允许依仗诏命来干预军规走终南捷径,将后患无穷。受害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整个国家和社稷。”这道诏命被顶回去以后,很快一道更加强力而且坚决的旨意到来,要王德用立即将官授给那个军人。这回是明肃太后的命令。这个太后可了不得,一言九鼎,比皇上还有威势。可是王德用依然坚决地予以回绝。不久太后也认识到了这个做法欠妥,收回了命令。经此事件,宋仁宗认为这个王德用虽是武将,可水平不低,执行政策彻底到位,原则性强,可堪大任,就把他调整到了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这个位置。

  枢密院是掌管军国要务的关键部门,来这个地方上班,一定是皇帝充分信任的人,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国家的核心决策层。可是王德用却坚决推辞道:“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个部门主要是文官、士人的天下,武将极少,偶尔用了,也长不了。不过仁宗皇帝决心已下,王德用只有奉旨。果不其然,很快,各种风言风语就来了。有的说,王德用魁梧雄毅,自有天威,非人臣之相,不宜待在皇帝身边。还有的说,藩镇作乱,殷鉴不远,这个敏感部门,武将居之非国家之福。反对的大臣之中,态度最坚决的就是御史中丞孔道辅。

  不得已,仁宗让王德用去地方担任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德用早有思想准备,非常愉快地就去上任了,并且到了那里将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忽然有一天,一个下属对王德用说,报告您一个好消息,您的大仇人孔道辅死了,这是他陷害您受到的报应啊!出乎意料的是,王德用凄怆地说道:“孔中丞哪里是陷害我啊?他的忠心就该是这样用来侍奉国君的。可惜啊,朝廷失去一个忠臣了。”

  史载,王德用忠诚老实,乐观豁达,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皇帝信任不疑,同僚乐于与之交往,士兵甘愿为他效力。他不爱财,平生所得俸禄和赏赐,大多散发给亲友乡邻,官声、形象有口皆碑。他原则性强,之所以敢拒绝皇帝和太后关于要官的命令,是因为充分了解他们。明肃太后英明过人,她曾将朝中官员子弟的信息汇总成册,以免推荐提拔官员时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仁宗皇帝曾经违规提拔一名官员,可是御史包拯反对,仁宗只好作罢。王德用坚持原则,虽然驳了仁宗的面子,却更赢得皇帝的信任和支持。正如那看守城门的人,尽管将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主子拒之门外,但由于他是忠于职守,最值得信任,最靠得住,因此英明的领导是不会亏待他的。这样的事情,光武帝刘秀做过,宋太祖赵匡胤也做过。而王德用正是这忠诚的守门人。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