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时政

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秦刚
2020-06-17 08:33:31  来源:《求是》2020年第12期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根本性、决定性的优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迅速发展,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一、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社会才有强大定力,才能同心同德、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核心,是为人民而执政的党。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党都要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不辜负人民的信任。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党更要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利益的责任,更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在这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有的西方国家各党派争斗不止、相互推诿,导致疫情蔓延,酿成了更加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中国,因为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步调一致,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历史与现实比较而作出的政治选择,是党与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在推进社会发展或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过程中,党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都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同利益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西方国家,政党大都是某一利益集团或利益群体的代表,每一个政党的背后都有一个同进共退的利益集团;在制定政策和法律过程中,各政党作为各利益集团的代表,往往会陷入讨价还价的相互撕扯中,甚至相互攻击、相互掣肘,这不仅使一些政策和法律制定变成了交易,随时可能发生变更,还会导致社会分裂的加剧。

  在当代中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样的制度优势,可以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分散局面,减少社会内耗。面对疫情来袭,党中央迅速建立统一调动、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巨大政治能量、社会能量的政党。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这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政治力量。有众多的先进分子和社会优秀成员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内,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使这个伟大政党有着不竭的智力源泉和强大的战斗力。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每一个社区,党的基层组织都全力维护民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党员、干部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制度措施,带头服务基层民众。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使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还凝聚了人心,保持了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序。

  二、彰显整体利益置于首位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把整体利益置于社会首位,避免了个人利益至上导致的社会利益的分立分离,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冲突。在防控疫情过程中,这一制度优势明确了正确处理社会整体、群体、个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强化了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国家观念。

  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整体利益至上,这同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原则的社会制度,它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主义最初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武器,在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它便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建构的基本依据,也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个人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不仅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也很容易衍生出利己主义。在疫情肆意蔓延期间,这种个人主义导致社会成员只关注自己的所谓“权利”和“自由”,不愿受任何约束,缺乏集体意识、整体观念,许多西方国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始终把整体利益置于社会首位。坚持把国家、人民、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整体至上的中国表达。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协调群体利益、保护个体利益,不仅从根本上克服了个人利益至上导致的各种利益对立及冲突,还有利于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这样的价值取向,促使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强化,也为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治理机制奠定了道义基础和思想基础。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社会各个群体以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之所以有那么强的大局观念,能够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约束自我乃至牺牲自我,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对整体利益的维护不断强化着人们的集体意识、国家观念,并使人们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

1 2 共2页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