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学术垃圾”成为遮羞布-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别让“学术垃圾”成为遮羞布

王佳音
2019-03-06 09:55: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今天,你生产学术垃圾了吗?”

  相信这是不少大学生耳熟能详、听后会心一笑的话语。不知从何时起,“学术垃圾”成了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写课程论文的自嘲,成为一种“接头暗号”甚至一种攀比数量的自得。然而,这真的只是一种戏谑的自嘲自得,还是一种娱乐化表达出的严肃事实?前段时间,某明星博士论文现形成为众矢之的,但作为一个热点事件恐怕很快就会被遗忘,舆论急于追捕下一个“10万+”猎物,很少有人反思大学里更多“注水博士”和他们制造的学术垃圾。

  “学术垃圾”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大学生在某个阶段内自身能力不足时写下的,学术水平提高后再审视觉得“不堪入目”的文章;一种是不认真对待,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转一圈,加个连接词润滑过渡、一交了之的文章。问题在于,我们在自嘲生产“学术垃圾”时,难道更多不是后者吗?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每一篇论文都应该是当时自认为水平最高点所能撰写出来的精华,视若珍宝、引以为傲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舍得再三说它是“垃圾”呢?

  在我看来,戏谑生产“学术垃圾”之风,更多是一种为自己不愿努力又心存良知所找的“遮羞布”。在大家集体自嘲“学术垃圾”之时,群体认同和心理安慰油然而生。“反正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反正就我这垃圾学术水平,它就是一篇学术垃圾,水水得了”……我们在自嘲中自我麻醉、自我贬低并心安理得,其实是否定了努力可能达到的效果,也因此扼杀了认真对待论文的“冲动”。

  更有甚者,在舆论的误导下,一些大学生将“学术垃圾”层出不穷之锅甩给了特定的教师、教育制度、人才考核制度,认为自己是僵化的大学教育和行政机制下的受害者。这就太荒唐了。别忘了,写论文的笔和键盘都在自己手中,从来就没有人逼你去生产“学术垃圾”,你撰写“垃圾论文”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你心甘情愿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而已。

  人固然有惰性,也必然在不同学习阶段有认知与能力局限,这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安理得与堂而皇之的“学术赖皮”姿态——一边自嘲生产的是“学术垃圾”,放低预期以寻找心理慰藉,一边乐此不疲复制粘贴生产“学术垃圾”。真正的论文,纵使过了一段时间,待自己水平提高后觉得“不堪入目”,但当你落笔的那一刻,也应当是心中无憾的。而这也正是写论文的意义所在。

  为了写好论文,你才主动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你的观点和想法,才能意识到你的局限和找到补救方法,才能在以后不断保持敬畏和警醒之心,以此为经验之阶梯攀爬学术高峰,体会到知识成长的艰难和乐趣。若是惰性之风成为主流,“有技巧的水水就能得到好成绩”的观念根深蒂固,那么再完善的制度也会被钻出空子,“学术垃圾”制造者沾沾自喜之后,留下的是学术环境的满目疮痍,也许还有当事人深夜梦醒后的阵阵心虚。

  在大班教学为主流、教师精力有限的无奈现实下,论文不得不成为一种主要的考核方式。但说到底,“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时间不够,压力太大”等等,都不应成为一“水”了之的借口。“学术垃圾”作为一般的吐槽戏谑之语也许没什么问题,但我们千万别混淆了能力有限、客观不足与不愿努力、主观造假的界限,千万不能心甘情愿或不经意间成了一个“垃圾”。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破解“高端技工荒”须多方发力

    这两天,来自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的大会书面发言《培育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所提出的“高端技工荒”问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 中工时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宜早不宜迟

    在3月4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 中工时评:未成年人优惠票该用什么标准?

    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全国第一宗未成年人消费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广东省消委会就某集团旗下多个主题公园以身高作为未成年人优惠票标准的问题,代表消费者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以身高排除和限定不特定大多数未成年人消费者权利的侵害行为,以恰当有效的方式依法给与全部未成年消费者应有的优惠。

  • 中工时评:慕安会因何尽吹“合作风”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际秩序和全球安全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频频作恶,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接踵而至,技术发展和气候变化带来不确定性

人物

  • 一个人,一条路,一座城

    两次进藏的艰难经历,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率领10万军民征服天险, 用7个月零4天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他长眠在昆仑山上,因为这是他一生最后的心愿。走在青藏线上,他的名字总是不断地被提起。他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的奠基人”。每当格尔木人民提起他的名字时

  • 刘国梁用“誓与球队共进退”诠释担当

    中国乒协日前宣布国乒备战东京奥运会战略体系成立,同时公布了球队2019年教练组成员以及“男女一队教练组考核积分标准、考核及奖惩办法”。按照协会章程,中国乒协是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业务范围包括乒乓球运动的普及、竞赛、国际交流等。

  • 蔡英文疯狂“反中”,底气很虚

    蔡英文当局在去年岛内县市长选举大败后,不顺应民意拼经济,反而掀起一波“反中、抗中”高潮。蔡英文在接受CNN专访时称蔡当局敢如此,首先是因为它想当然地认为中美会发生全面对抗,而它可以火中取栗。确实,中美关系当前进入了一个竞争多于合作的阶段

  • 脚上没泥走路飘

     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冲锋在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脱贫工作的成绩,与广大驻村干部沉下身子真抓实干是分不开的。今天起,本栏目聚焦驻村第一书记,从他们身上汲取脱贫路上奋力攻坚的正能量。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