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东和平新计划”的醉翁之意-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

美国“中东和平新计划”的醉翁之意

孙德刚
2020-02-04 15:05:39  来源:环球时报

  从1979年戴维营协议到1993年奥斯陆协议,从克林顿到奥巴马,美国历届总统都想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留下浓墨的一笔,成为政治遗产,特朗普总统也不例外。但其政府花费近三年时间起草的“中东和平新计划”近期公布后,除以色列外应者寥寥。作为当事方的巴勒斯坦坚决反对,并断绝与美以一切关系;阿盟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拒绝“新计划”,伊朗、叙利亚、土耳其和约旦批评美国偏袒以色列;欧盟、中国、俄罗斯和联合国呼吁根据安理会有关决议解决巴以问题;连原本支持该计划的沙特和阿联酋也语焉不详,政策模糊。

  首先,在安全上,“新计划”出发点似乎不是为了实现巴以和平,而是为了一劳永逸地消除以色列面临的安全威胁。美国认为,巴勒斯坦治理能力低下,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巴方不是问题解决方,而是地区不稳定的根源,故美国需要帮助巴“量身定做”一套安全治理体系,和以色列一道对巴进行“和平改造”。

  “新计划”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为恐怖组织,认为其宣扬暴力极端主义思想,在战略上配合伊朗在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构筑反以包围圈。“新计划”要求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必须“非军事化”,哈马斯和杰哈德必须解除武装,巴只能保留有限的安全部队,承担警务和反恐任务,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且以色列国防军有权进入巴境内执行安全任务。

  故“新计划”不是要解决巴以问题,而是要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将巴纳入以色列的发展轨道;美以是“治理者”,巴勒斯坦是“被治理者”。

  其次,在政治上,“新计划”体现出当前这届美国政府典型的单边主义。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巴以问题应以安理会242号决议为基础,根据“两国方案”和“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但本届美国政府一改过去历届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谨慎立场,将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关闭巴勒斯坦驻美办事处,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主权,支持以色列在巴土地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在以强巴弱、巴内部陷入分裂的情况下,巴以早已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美国无视巴以平等对话的地位。

  在“新计划”起草过程中,美方未与巴沟通,而是居高临下,规定了巴单方面应承担的安全义务,而不是巴以双方应承担对等义务。美国丧失了和平公正的斡旋者角色,挑战了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共识,也改变了美国的一贯立场。

  再次,在争议点上,美国从“巴以平衡”到“对以一边倒”。美方认为以色列是强大的民主国家,巴勒斯坦缺乏良治,甚至威胁巴方,时间在以色列一边,这是巴勒斯坦的最后机遇。

  “新计划”试图造成既成事实,巩固以色列既得利益和强势地位,进一步压缩巴生存空间。如“新计划”承认争议的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谷为以色列土地,巴勒斯坦领土进一步“碎片化”,由公路和隧道相连;美方要求巴方须承认以色列的犹太国家属性,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只能在东耶路撒冷部分地区建都;巴勒斯坦每年只能批准5000名难民回归,十年总共才5万人;未经以色列允许,巴勒斯坦不得加入任何国际组织。按照这一“新计划”,巴勒斯坦恐将变成以色列境内的“自治区”而非“独立国”。

  最后,在经济上,美国提出的“和平促繁荣”构想有“画饼充饥”之嫌。“新计划”承诺十年内筹资500亿美元投资巴基础设施,为巴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使巴国内生产总值十年内翻一番,减少巴一半的贫困人口,使巴勒斯坦人民享受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为此,“新计划”主张“经济治理”“人民福祉”和“政府管理”三管齐下,为巴开辟高科技“工业区”和“农业区”,为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开出了综合治理的“良方”。

  美国向巴方兜售“和平促繁荣”计划,表明从以往敦促以色列作出政治让步、实现“以土地换和平”,转向迫使巴勒斯坦作出政治让步、实现“以主权换援助”。但是,500亿美元如何分摊、怎样规划投资,目前还只是一种构想。美国想让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盟友买单,做到“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顶多出个零头。即便巴方放弃政治诉求,最终能否得到经济实惠尚不确定,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

  美以或许明白,巴勒斯坦不会接受这份“新计划”,但如果巴方拒绝,则可以把皮球踢给对方,给巴方扣上“拒绝和谈”的帽子。

  总之,美国的“新计划”,是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陷入分裂、巴勒斯坦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严重对立的背景下推出的。“新计划”遭冷遇,主要是因为其核心内容缺乏公平正义。近年来,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局势以及伊朗核问题等不断发展,巴以问题被边缘化。“新计划”的公布客观上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到巴以问题在中东的基础性地位,巴勒斯坦事业有望赢得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同情和关注。

  但是美国迁就和偏袒以色列,美以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单方面公布“新计划”,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巴以冲突的根源,反而火上浇油,引起巴勒斯坦民众的愤怒,甚至引发局部冲突。巴以在安全和经济上存在共生关系,巴以问题得不到公正解决,从长远来看美以利益也会受损,最终没有赢家。

        (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一线户外职工防护物资应有保障

    2月2日,贵阳市紧急调配5.47万个医用口罩和1.26万副手套,确保当地环卫作业人员领取到防护物资,贵阳市的做法,值得其它地方效仿。

  • 中工时评:不要在危难时才想起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这是一份让人感动的日记,无论是爱美的年轻队员剪去秀发,还是临时党支部收到的那53份入党申请书,都让我们感到满满的正能量和人间的朴素真情。

  • 中工时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他们在负重前行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记忆中,春节代表团圆、祥和,百姓希冀安康、幸福。但是,今年春节正逢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防疫抗疫工作刻不容缓,广大医护人员面对毒害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别、危险,置自己于险地不顾,去换回他人的平安,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在这样的壮举前,任何文字、赞美都不免有些苍白无力。毕竟,他们时刻在和死神竞速,这既是在彰显“南丁格尔精神”,也是在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词”。

  • 中工时评:对快递员“退场”要有机制准备

    根据国家邮政局下属的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40岁以下人员构成快递员从业主体,46岁以上的快递员仅有5%,从业3年以内的快递员占比超过半数,5年以内占比近四分之三。而在劳动收入和强度上,四分之三的快递从业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超过两成的从业人员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