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有为财政政策对冲疫情影响-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财经

以积极有为财政政策对冲疫情影响

曾金华
2020-03-18 09:22:04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的财税政策,对稳定社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相关冲击效应持续显现。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积极有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央近日多次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为此,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的节奏和力度,积极作为、精准施策,更加有效对冲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

  近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的财税政策。比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截至2月24日,各级财政累计下达1008.7亿元;出台多项减税降费政策,涵盖患者救治、医护人员激励、物资保障、企业纾困解难等方面;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专项贷款等。这些政策对稳定社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相关冲击效应持续显现。为此,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积极有为。

  第一,要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财税支持政策。目前,已打出财税政策“组合拳”,包括资金支持、财政贴息、减税降费、缓缴税款等,产生了积极效果。政策落实要与时间赛跑,让这些政策更好、更快发挥作用,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特别是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更好地轻装上阵。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目前,各级财政投入已超千亿元,在继续加大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力度的同时,要注重把钱花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出资金效益。

  第二,要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需要,继续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比如,针对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状况,可研究出台新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特别是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免征湖北省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等,这些措施应切实落实到位。

  第三,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近几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在疫情影响下,收入进一步受到影响,同时还必须加大财政支出、加强疫情防控经费保障,一些地方收支矛盾凸显。中央财政有必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此外,要加大存量资金和资产盘活力度,坚持财政优化结构,有效应对收支压力。

  第四,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去年底以来,财政部已经分两批次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18480亿元,各地加快发行和使用进度。比如,湖北省近日发行99.98亿元政府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医疗、教育、公路等民生领域项目建设,为重点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当前,地方收支压力较大,应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以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对经济的有力拉动。

  第五,要重视不同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特别是企业的纾困解难需要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共同扶持,打好政策“组合拳”。比如,就专项贷款而言,需要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业务办理高效化、便利化水平。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积极有为,这是形势所需,也是社会所盼。通过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必将更好地推进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助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 中工时评:面对惠企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更需自救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减免税费还是发放贷款,“出血”的并非企业股东。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借债形式来获得资金。当然,前者意味着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后者则意味着日后要偿还债务,“出血”的都是股东。对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意识到,自从企业开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做好与职工一起应对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而对抗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成本,往往已经体现在既往的市场价格和人力成本之中。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