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上好灾难这一课-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刘颖余

【声音】上好灾难这一课

刘颖余
2020-02-19 07:31:2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2020将是不折不扣的“体育大年”。

  疫情对于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多个项目在国内举行的预选赛全部易地举行,中国军团失去重要的主场之利。好在女篮、女足还挺争气,女篮已以亮眼成绩抢得奥运入场券,女足也打出漂亮比赛,顺利晋级最后一个阶段。

  中国女子手球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受疫情影响,球队无法保证按期集训,已宣布退出将于3月在匈牙利举行的奥运会落选赛。而中国柔道队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无法前往德国和法国参加奥运会积分赛,很可能因积分不足而错过东京奥运会。此外,羽毛球、攀岩、田径、网球等多支队伍都面临着类似窘境。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比如日前国际柔道联合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提议,增加东京奥运会柔道项目的参赛配额,以保证中国优秀运动员能不受疫情影响。这种来自国际体育组织的暖心之举并非孤例。

  还值得庆幸的是,也有多支中国队去年底就移师海外备战,避开疫情影响,例如中国乒乓球队到了迪拜,中国男女水球队在黑山,中国赛艇皮划艇队在美国等。

  最重要的在于,乒乓球、体操、跳水、射击等中国奥运军团的王牌项目,并不涉及奥运资格的问题。他们的训练计划可能因为疫情而打乱,但还不至于让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的竞争力“伤筋动骨”。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中国体育跌入“寒夜”,但反而更利于健儿们在寒夜中积蓄力量,点燃火光。古人云:“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中国兵法亦有“哀兵必胜”之说,2020年这个寒意逼人的开局,对于中国体育或许不全是坏事。

  看看中国女足在异乡宾馆走廊里的苦练,再想象下无缘参赛的王霜在家乡天台上的挥汗如雨,我们或许就能理解,女足姑娘为什么能和澳大利亚队打出多年不遇的好比赛。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东京奥运会,我们不会计较中国军团的金牌榜位次,却更愿意看到他们在经历苦难后所迸发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较于竞技体育,疫情之下的职业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所遭受的打击其实也不遑多让——中超、CBA、男排联赛、亚冠几乎全部停摆,过去冬日里人满为患的滑雪场悉数关张,一票难求的马拉松赛事更是纷纷停赛。

  但有道是“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此次疫情也让中国体育产业有了转型契机。比如居家健身的意外火爆,或将让更多的体育投资人看到线上商机,数字和实体体育产业的融合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体育按下暂停键,正好可以让各俱乐部向社会传递体育力量,加强球迷社群的建立和维护,以彰显职业体育的社会价值。

  疫情还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国人重新审视健康对于生活的价值。从长远看,它会强化国人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对中国体育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大利好。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课堂,对体育人也是如此。在一个特殊的“体育大年”里,上好灾难这一课,将让中国体育选择坚强,在逆境中开拓,在苦难中开花,一步步走向强大。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了积极变化。根据国家卫建委的数据,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 中工时评:加强孕产期女职工防护,值得关注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尤需特殊保护。切实加强女职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的劳动保护,这不只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更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人物

  • 我是氧气

    春节前,我作为武汉红会医院的精准扶贫干部一直在武汉黄陂区的大屋岗村驻点,那时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次疫情的消息和单位的情况。在得知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后,需要人手,我立刻退掉了回甘肃老家的火车票,在1月22日那天赶回单位报到。

  • 天使日记| 嫂子,我们都是你的后援团!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

  • 用警徽筑起安全防线

    云南省水富市的55岁民警赵志万,今年春节格外忙碌。自己是民警,妻子是疾控中心员工,女儿是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家三口在春节期间全上了战“疫”前线,这也是赵志万的第二十次春节值班。其间,老赵每天都要面对数千辆车、上万人,白天劝说旅客配合检查,晚上还要为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 《中国医生》热播,这些片中医生就战斗在抗疫一线

    “因为高颜值学霸医生徐晔,看了《中国医生》,然后哗哗哗流眼泪,因为别的医生。”最近,纪录片《中国医生》持续热播网络,引发观众共鸣。人们不仅记住了片中展现的十几位中国医生,共情于他们救死扶伤的点滴细节,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甚至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