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刘颖余-正文
【看台声音】中国足球不需要害怕失去什么
工人日报—中工网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8-04-0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听说中国足球最近有点烦。

  这话其实有毛病,毕竟中国足球不让人烦的时候太少。在球迷眼里,中国足球有点烦是正常的,想不烦,就不要看足球好了。但这是于球迷而言,对从业者来说,他们必须迎难而上,无论多烦也得干。

  比如刚刚结束的中国杯,多好的概念,多强的对手,多棒的场地,但国足上场一踢,发觉根本不好玩。两套阵容,两场比赛,一共丢了10个球,1个进球还有越位的嫌疑。这东道主当的,没颜面是一定的,给人送奖金也没什么,但据说更糟的是,国足可能因此丢掉明年亚洲杯的种子队身份,进入死亡之组的概率大增。除此之外,怀疑里皮执教能力的言论又起,国足的内部气氛也不太和谐了。里皮罕见地批评队员,并发誓永不征召那些出工不出力的球员。

  这一切都让人想起了当年的“1比5”和卡马乔。中国足球的承受力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人们习惯也容忍国足的失败,但当这些失败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们照样会骂娘,而不是“骂也懒得骂”了。吃足球饭的人照样会反思,或开始新的谋划,而在惨败之后,国足往往会还有一个像样的小反弹,直到下一个惨败的出现。

  中国足球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时光苦熬着。

  客观地说,从12强后半段开始,人们又重新看到中国足球的些许亮光:12强赛后半程国足踢得不错,国际排名也在攀升。亚冠赛场,几支中超球队同样发挥正常,不恐韩,也不逊日澳。但中国杯上的两场惨败,似乎又把国足打回原形,里皮从神坛跌落,从选人到用人到临场指挥,都饱受质疑。再加上他扎眼的天价年薪,人们骂队员质疑“银狐”,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其实,要我看,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真实模样。以考察阵容为主的国足打不过以主力出战的威尔士、捷克,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中国足球其实不需要害怕失去什么——世界排名就是一个数字,亚洲杯的种子席位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死亡之组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真要有实力,死亡之组何足惧,真没实力,哪个小组都是死。商业比赛输球,只是失去奖金和颜面,亚洲杯输球也不可怕,世预赛出线才是国足的真正目标。过去,我们商业比赛成绩斐然,国足赢过法国,国安赢过AC米兰,可是这除了满足球迷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当然,球迷有理由期望国足输得更体面点;作为主教练,里皮更有理由要求国脚拿出正确的态度;但他忘了,中国球员的职业素养还远远没达到国际水准。在亚冠、中超的间隙举行的商业比赛,球员打点小算盘,甚至出工不出力,实在无需大惊小怪。5年前的“1比5惨案”,也正是这么发生的。因此,有舆论说,此次惨败,是中国足球给里皮上课,乃精当之论也。在此次尴尬的中国杯之后,里皮对于中国足球的真实样貌,一定会有更刻骨铭心的认识。

  归根到底,足球是要靠人踢的。踢得好坏与否,与态度有关,更决定于水平。只有工作态度,没有工作水平,还是白搭。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其实是他对于弱队特有的激励法,不是普遍真理,也并不符合足球规律。

  因此,中国足球要想好,很简单,就是要让踢球的人多起来,踢球的人多了,踢得好的才会脱颖而出。否则,在国家队层面,谁来当教练都不好使,别说“银狐”,上帝来了都没用。拿球员纹身做文章,也不会让他们踢得更好些。

  我这不是悲观,而是实事求是。

  据捷克媒体报道,此次随捷克队参加中国杯的该队助教库贝克坦言,以他对中国足球的理解(库贝克曾经在天津泰达执教过半个赛季),“中国足球想要崛起,还需要20年”。我觉得,他其实是客气了。有球迷的话说得妙极:“20年前大家就这么说了。”

  但愿20年后,我们可以不用再说同样的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