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刘颖余-正文
【艺评】思考人生不应被取笑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8-01-2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连着看了几场热门电影,一半是赶时髦,一半也是因为想看。由此还瞎琢磨:人,为什么要看电影?人们看电影,到底要从中得到什么?

  答案估计五花八门,最大众化的回答恐怕是:休息娱乐呗。这没毛病,每个人都需要休息。鲁迅先生说过:“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浏览《鲁迅日记》,可知鲁迅真是一位铁杆影迷。有人就统计过,1927年至1936年在上海的10年间,鲁迅共观看142场电影,平均每年观赏14场。生命的最后三年里,更达到95场,一年平均31场,几乎每周一场。先生观影,颇为高调,动静不小,常常是举家出动、呼亲唤友,还不惜“打的”前往。由此可知,电影确乎是先生最好的消遣。1936年病危之际,他给友人的信中还说:“我的娱乐只有看电影”。

  扯得有点远了,意思无非是,电影作为消遣,由来已久。伟大如鲁迅者,尚未能免俗,遑论其他引车卖浆之流。

  但电影显然又不只是一种消遣,人们看电影,不只是休息,而且还希望有所获得:学到知识,满足某种好奇心,被打动,被抚慰,甚至思考人生的意义……电影不只是一门技术,而且还是艺术,因此,电影有“好坏”之分。人们看到好电影会感动,击节叫好,看到差电影,会摇头,甚至中途退场——据说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经历。可见,拍出好电影不易,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成为大师。贾樟柯说,拍电影是他寻找自由的一种方法。对于这些导演来说,说电影是娱乐,基本上等于侮辱了他。

  而至于何为好电影,可能有许多标准,票房、评分、口碑,都可作为参考。而且,业内有业内的标准,观众有观众的标准,到底谁更重要,还真不一定。一部电影能否成为经典,同样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不是某个人就能圈定的。这不是相对主义,而是艺术的共性。

  因此,要我说,电影,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喜欢和不喜欢。观众口味不一,多元化才是电影发展大趋势。商业大片不妨有,小众电影也需要,可以搞笑,当然也可以催泪,可以无厘头,当然也能偶尔思考下人生。谁说电影就不能思考人生呢?

  譬如最近热映的《无问西东》,我就很喜欢,几次眼眶湿润,感觉很“丢脸”。蒙专家赐教,电影在技术上有瑕疵,配乐单一(数次使用同一首曲子),叙事编排和剪辑混乱,四段故事用力不均,还有台词生硬,有浓浓的鸡汤味……这些指责都不是没有道理,但瑕不掩瑜,它们一点也没有影响到我的观影心情。而且,我并不奢求去看一部技术完美的电影,只在意它是否打动到我。套用剧中的一句话:这个时代不缺完美的电影,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是的,这是一部真诚而勇敢的电影,对得起它的片名和背后的水木清华。就像剧中四个年代的不同代表,听从内心的指引,做出的最好选择,导演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媚俗,不世故,不矫饰,书生意气,理想主义精神高扬,有一种多年未遇的老派的好。

  这是元气淋漓的青春片,没有逃课打架早恋堕胎,取而代之的是家国情怀、学人风采、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它或许稚嫩,但却是一种真实有力的稚嫩,无意照见了这个消费主义时代电影工业的短板,戳穿了一些成功电影人的精致利己主义,也引发了观众更多的关于当下社会精神样貌的思考。最有说服力的一幕是:当电影结束,片尾彩蛋映出民国大师的名人名言时,观众竟无人离席,安静如前,间或有惊叹和掌声。这是对电影本身的一种尊重,何尝又不是对过往精致文化的一种向往。

  曾几何时,人们总是对思考人生讥诮有加,似乎那是年少时才该有的天真,就连绿茵场上运动员错过得分良机,也常被人嘲笑为“思考人生”,但人生意义却的确是需要思考的。《无问西东》充斥着许多这样的思考,却并不突兀,原因何在?它有影像细节的支撑、音乐的层层铺排和其他一切可以调动的造梦机制。某种意义上,这是电影的胜利。我们被猝不及防地打动,也没什么丢脸的。

  感谢《无问西东》,让我们从思索人生意义的羞耻感中解放出来,在“麻木的踏实”和成功学的喧嚣中有所触动和警醒,记起自己的珍贵,坚信自己的珍贵,重拾对自己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去拥抱“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是一部迟到7年的电影,但这一份深情,值得等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